“殿下,妾身……妾身不敢,不是,妾身没有。能嫁给殿下,是妾身的福分,不敢肖想正妃之位……妾身……”刘琴慌乱地辩白着,然后,就看到了楚昭业戏谑的神情,咬唇不知该再说甚么了。
刘琴传闻楚昭业来了,赶紧迎了出来,又殷勤服侍茶水。
元帝对于兖州是否全补新兵也有顾虑,听了此言后,感觉此法可行。最后几番商讨,定了蒋立淳为兖州州牧,调兵则按楚昭业的体例停止。
“等李氏过门后,你再去跟这位太子妃多见见吧。若她容不下颜宁,嗯,若她容不下颜宁,你无妨帮手一二。”楚昭业淡淡的叮咛道。
楚昭业是晓得刘琴本日要去给李锦娘添妆的。这类女子之间来往的事,他一贯不过问。
“传闻,你赶上了颜宁?”
楚昭业不知她心中的设法,又测度了一下,想着李锦娘应当没有脱手的胆量。
灯下美人,更添娇羞。
刘琴在安国公府盘桓了近一个时候,才回到三皇子府。
这些最讲究军功的武将们都不反对,朝中那些文臣们,有本来想反对的,可看看连最学究的太子太傅郑思齐都附和,另有甚么好说的。
周伯坚交上的功绩簿上,首功记的是颜宁,其次就是颜烈。
他们在兖州时与颜家父子和颜宁多有打仗,很多人都是此战才获得汲引的。
玄月,很快就到了。
封赏完功臣,兖州的诸多事件也要安排了。比如,新的兖州州牧让谁做?兖州此次丧失的兵力补给等事,最首要的是,兖州粮库空虚,得尽快补上。
元帝一听,哈哈一笑,“好,就封颜宁为三品抚远将军,不消上朝,领朝廷俸禄。嗯,让人给她筹办一套都雅的印信送去。”
两人各有所思,再无他语。
颜宁肯不管母亲的踌躇,接过圣旨,大喊万岁。
“你心中是不是有不平?”
(未完待续。)
兖州北燕乞降之事告终,武德将军周伯坚受命,带着获得大捷的救兵回京。
楚谟一看,一群军中的大老粗跑到颜府了,颜府里,可只要秦氏和颜宁两个女的。他赶紧跑到颜府,以准半子的身份,帮秦氏待客。
太子殿下建议,“大楚建国的时候曾有女子为将,父皇一朝也出个女将,也是嘉话啊。”
颜宁镇守安城、抓出兖州细作有功,只是到底是女子,元帝对她的封赏有些难堪。
如此无情的话,刘琴忍不住瞪大双眼,又从速收敛了,回声承诺了。
“皇伯父,那您可不能给她封赏太多,侄儿可不要娶个元帅世子妃。”楚谟告饶道。
夺嫡大事,就靠女子干系反面?楚昭业有些不屑,不过,既然刘琴都脱手了,他也偶然禁止。
兖州来的几个将领们,却不约而同去颜府告别。
元帝奖饰颜烈做为前锋官作战英勇,被封为四品将军,封赏的圣旨送了一份到都城颜府,另有一份,让人快马送去玉阳关。
只是,跟着刘琴同去的宫人,回报了刘琴在安国公府的言行后,他倒是猎奇,这个侧妃会如何做了。
公然是问这个啊,刘琴抬眸看了一眼,又赶紧低垂下视线,“是,不过颜宁对妾身深有曲解,以是没说几句就拜别了。”
“好,好,那主子可就等着啦。”康保笑着归去复命。
元帝早朝之上,分封了此次大战的有功之臣。
而要补上粮库,兖州州牧就得是实干之人。太子楚昭恒保举了东宫属官蒋立淳。
她很想问楚昭业,三皇子正妃迟迟不定,是为了颜宁吗?
元帝再次哈哈大笑起来,表情更好。
楚昭业则保举了户部侍郎赵易权,同时提出,兖州那边邻近北燕,补上的兵员不能满是新兵,万一再有战事,新兵倒霉抗敌。他发起从都城四营中调部分兵力去守兖州,各地招募的新兵补上都城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