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道:“不,不可的。这不是礼节的题目。他现在不杀我,就是因为没有借口,我不辞而别,不是让他找到借口了?就算我能逃回灞上,躲得了本日也躲不了明日。”
侍从将两只锦盒别离送给项羽和范增。
动静很快刺探出来了:刘邦用贿赂秦将的手腕翻开了咸阳的南大门峣关。此时,赵高狗急跳墙,弑君于望夷宫,另立二世天子的侄子子婴为秦王,子婴又设想杀死了赵高。咸阳城里乱得一塌胡涂。刘邦遂乘虚而入咸阳。
那侍卫吐掉叼了好久的野草,道:“知名小卒,执戟郎中韩信。”
张良道:“不日定当拜访。”
刘邦的军队抵挡不住,很快就败逃了。
刘邦上了马,张良从旁人手中取过一根马鞭,狠狠地在马屁股上抽了一下,那马立即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出去,樊哙等四名侍从也敏捷跟上。
张良看着他们的身影越来越远,直到消逝,才长出一口气,又立足站了一会儿,回身步入辕门。
那大汉道:“当然是走了。莫非还待在砧板上挨人家宰不成?”
范增起家,走出军帐,烦躁不安地踱来踱去。一个青年军士刚好走过,范增一把把他拉到一旁。
项伯又更加吞吞吐吐地说:张良不但不肯跟他一起逃脱,反而三言两语,硬把他拉去和沛公刘邦见面。在那样难堪的环境下,张良竟然有本领说得让项伯和刘邦结为姻亲,还让项伯返来在项羽面前替刘邦多多美言几句。
张良说完,深深地看了韩信一眼,便向军帐中走去。
范增筹办回帐中去,一瞥眼间,看到一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那是一名执戟的侍卫,正懒懒地倚着一排栅栏,口中叼着一茎野草,眼睛望着远方的山川,脸上有一股萧索式微的神情。
项羽攻陷函谷关,到咸阳城外的鸿门,扎下营寨,鸿门西南不远处的灞上,就是刘邦的驻军。明天,项羽想,明天就去找刘邦发兵问罪。
忽听中间一个声音悄悄道:“唉!放虎归山,今后天下要多事了!”
宴席上,范增五次三番向项羽使眼色,乃至举起佩带的玉玦表示,但项羽就是没反应。
“张良。”
“没有,他说甚么也不肯在刘邦有难时单独逃生。”
“大王,明天刘邦会亲身来向你请罪的。你先不要开战吧,给他一个解释的机遇,不要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我听着他们的话也很有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