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满清严禁国人远赴西洋做工,一方面严惩拐买人丁、一方面又答应人丁买卖,这做法太精分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推开一间屋门,劈面而来的是热腾腾的汗臭味,屋子最内里是一个长长的火炕,上面躺满了衣衫褴褛的灾黎。
昏黄的灯光晖映下,扼守地安门上的几个大内侍卫裹着厚厚的棉衣,不住的跺着脚搓动手,相互碰撞取暖。
外务府主事曲少业带着长长的一队运水车,“咕隆、咕隆”的来到地安门前。
领头的侍卫嘴一咧,怪不得干外务府,这嘴巴可真能啊!
宿舍房间的桌子上,摆放着米汤、馒头、佐餐菜,另有生果,这是寺人给他送来的晚餐。
一支棉签沾取碘酒溶液,在纸上悄悄地涂畴昔,兰色的笔迹当即在纸面上闪现了出来。
“东岳庙与我们都属于正一教,相互合作理所该当。五卷《天然道典》编辑得也不错,满是关于出世的修行。”
郭兰福手脚敏捷的取出浆糊,把黄表纸糊成一个大纸袋,桌上的大苹果装满了纸袋,然后用纸绳索扎上。
现在,郭兰福已经成了回事寺人,懿嫔身边的亲信,居住前提天然也有了很大改良。
“懿主子,您是不饿。可肚子里的大阿哥,他饿了呀!”郭兰福好言劝懿嫔先用块心。
张万石建议,“明天办一个祈福醮,让那些灾黎在三清面前誓词皈依道门。信心不果断的,当即断根出去。”
回到净室,马宜麟安坐到椅子上,双手放在暖炉上烘手取暖,“这批灾黎仿佛良莠不齐,有部分人皈依道门,仿佛不敷果断啊!”
杨智逆弥补道,“祈福醮能够与登记授箓一道停止。授符箓以后,这些就是我们的教民,能够让他们沐浴换衣,遵循春秋分班,在‘道学院’放心接管传道,接管三个月的修道培训。”
懿嫔歪坐在床榻上,两只耳朵一向竖着,存眷着前庭的动静。
紫禁城,储秀宫内,上等的花梨木火炭在暖炉内燃烧正旺,暖暖的南风带着有一股淡香。
悠长绵远的钟声传到了朝阳门外的东岳庙。
这是定更的钟鼓声。
忙繁忙碌了一早晨,郭兰福还没得空吃晚餐。
“箓”凡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实施功神通的牒文。正一羽士只要得受法箓,才气名登天曹,才气有道位神职。获得“箓”的典礼,即称为授箓。
伴跟着悠长绵远的钟鼓声,运水车咕噜噜的行走在地安门大街上。
皈依道门,初学道者是为“道生”。
钟鼓楼的钟声、鼓声还在响着,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一共10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