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是沈兰池逃离这桩婚姻的最好机会,但是她却轻描淡写地放过了――宿世,她对沈大夫人说:“只要能做皇后,兆业哥哥提早纳娶了几个侧室,女儿都懒得去管。男人,不都是如此?”
“沈二蜜斯!”阮碧秋喊住她的背影,“碧秋可否问个‘为何’?”
因此,于这件事上,劝一句,倒不如不劝。
她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从速甩开陆兆业这个白眼狼,也没空伸手管二房的那么多事了。
因为这事,沈大夫人气得心口疼,直要兰池改了这门婚事――遵循大楚民风,除非正室为续弦填房,又或者正室的身份过于寒微,夫家方可在正室过门之前就纳娶侧室。陆兆业服从皇命纳娶阮侧妃,和窝囊废似的,涓滴未曾抗争,那便如狠狠地抽了沈家一个耳光,再将将来的太子妃沈兰池热诚了一顿。
阮碧秋提着裙角,几乎被她那句“你我本情如姊妹”给震到。还未站稳,她就发觉到身后母亲推搡着她的脊背,意义是让她多与这安国公府家的嫡女沈兰池走动扳话一番。
“兰兰,你别如许。我经不起打趣,会当真的。”
没想到陆麒阳此次竟然乖灵巧巧地跟着亲爹来了。
此事本与天家无关,可阮家竟硬生生将行凶之事推到了同在监查此案的河间王身上,直言是河间王醉后伤人。
兰池的手指细细嫩嫩,口中的话又似一个浪荡街坊的登徒子,令阮碧秋不由蹙起了眉心。
阮碧秋不动声色,淡然问道:“沈二蜜斯此言何意?”
沈兰池畴宿世的回想里脱出思路,眸光微转,目光落到了阮碧秋面上。
兰池回到沈大夫人身边时,沈大夫人还在待客。安国公府是楚京当中一等一的权贵,来往客人天然也都是名阀贵介。除了高门贵胄,也有陆家后辈。那些平素高高在上的郡主、王爷们,也都备了厚礼,前来道贺。
“……”
“这就来了。”阮碧秋暴露个轻淡如素月的笑,“谢过沈二蜜斯接待了。”
“本日,太子必然会来安国公府,也会来这处游廊走动。”沈兰池收回了手指,将先前在宫里拿到的玉佩交到了阮碧秋的手里,“这是太子私物。虽不常佩带,可也是贰心头爱物。如何用,便要看你本身了。我只要一个要求,藏着些,别在我祖父的寿辰上闹出事儿来。”
“阮蜜斯来了?兰池可盼了你好久了。”沈兰池立即迎了上去,对刚上马车的阮碧秋道,“你我本情如姊妹,不如到我这边来坐坐,吃点茶?你我也好说会话。一会儿宴席收场了,兰池便要去待客了。”
既是沈二夫人肖氏来筹办这安国公的寿宴,账目走的又是公中,无需肖氏暗里掏钱,那能够想见,这寿宴天然是会被做的隆昌大重,好显出安国公府的繁华要赫来。
大抵是兰池的笑意过分,阮碧秋有了防备之意,道:“我安知这个玉佩必然是太子所丢?”
阮家出身微寒,又掌大理寺之职,在官方很驰名誉。此事一出,民议纷繁,逼得圣上不得不亲身抚恤阮家,承诺阮家之请,汲引阮碧秋的父兄,又令阮碧秋嫁入东宫,成为太子侧妃,好以此抚顺民气,停歇骚动。
她的目光细细一逡巡,便瞥见了陆麒阳。他跟在高大的镇南王身后,陪着和淮阳王说话。也许是因为面前之人乃长辈,他卸去了常日的痞气,倒也有了几分君子之意。
到了安国公寿辰这日,沈家天然是门庭热烈、鞍马来往,门前车道上一派车水马龙;各家权贵络绎来往,金衣玉带惹人眼乱。
这本就是一场赌,看阮碧秋敢不敢赌。
镇南王年青时交战疆场,是个实打实的武夫,脾气又极暴烈,向来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说。因为陆麒阳不长进,镇南王没少打他。以是,这父子俩的干系并不大好,陆麒阳常常四周溜着跑,好遁藏本身亲爹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