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路振飞是谁?南直隶巡按御史兼提学,把握了南直隶统统秀才功名的生杀大权!
提学,相称于当代的省教诲厅厅长,并且南直隶提学另有纪检委的职责。
幸亏此生有了用武之地。
像徐三的杨柳斋,则是属于小书坊,姑苏的小书坊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按普通贩子,也就捏鼻子认栽了,毕竟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万历以来,明朝的印刷业、出版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汗青书上大书特书的“活字印刷术”,在实际糊口中并没有获得遍及的应用,明朝册本赖以保存的,仍然是雕版印刷。
秀才并不是毕生制,考中秀才,不代表一辈子都是秀才,得按期插手岁考、科考,分歧格的话,提学有权力肃除功名!
但是如许一个“文采斐然”的年青人,“棱角过分”,即便没有在八股文批阅上与复社争利,《金缕曲》、《红楼梦》却都引发了杨廷枢的不快,在他看来,就是再一次打他的脸了。
三饷就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了,但是底层官吏另有好几层的苛捐冗赋,巧立项目,他们说这个税、阿谁税,平头老百姓有甚么体例?
“立商籍能够,就不知赋税要交多少?”徐三问道。
“立商籍的用度,另有,徐公子不会亲身去退役吧?那也得拿钱赎,别的,本年是崇祯十三年,徐公子得交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一样都不能少!徐公子先前是秀才,不会不晓得吧?已经给你算好了,统共三百两。”
刚才在席间说话,高谈阔论,这些墨客、才女,不免就谈到国事上来,连崇祯天子都骂了。
这些都是大书商,包含昆山汲古阁,仅仅印发量便达到十万册!
领头衙役嘲笑道:“如何,徐公子要抗税?《大明律》对抗税的奖惩,徐公子不清楚吗?”
姑苏阊门外的书种堂,叶氏家属的三位商界大佬叶昆池、叶敬池、叶敬溪连袂出来,驱逐冯梦龙进了客堂,上了冰镇西瓜。
现在就不免令他感慨唏嘘,宿世对于汗青不过是爱好、兴趣,从乡村走出来的穷孩子,没法进入体制当中,那些不在体制的汗青知识,对于当时的当代糊口,全然无用。
北直隶、南直隶的御史任命有个风俗,就是常常要加上提学的职责,不但主考一省乡试,并且还得考查秀才的岁考、科考。
书种堂仆人叶敬池、天许斋仆人叶敬溪不动声色,竖起了耳朵。
……
徐三的眼神冷意一闪而逝,若不是有人抨击、打压,这些衙门的狗,如何会这么快?
因为复社的流派之见极重,如果徐三不拂逆他们,礼敬有加地与他们来往,徐三或答应以成为另一个程嘉燧、陈继儒,融入他们的圈子。
徐三还是有很多汗青知识的,是以与他们谈得来。
徐三神采阴沉:“我没听过一小我的赋税,有三百两的!”
两个公差天然不耐烦,因为这不像报喜一样有赏钱,白白跑一趟,啥也没有,当然抱怨不已。
“不比《金瓶梅》差。”
冯梦龙抬抬昏昏欲睡的眼皮,仿佛哪儿不对?唉……贩子啊,他们真正体贴的不是《红楼梦》这本书好不好,而是能不能赢利!
“我们可放心了。”叶敬池捋捋髯毛道:“我们叶氏家属,前几天就开端刊刻《红楼梦》,有犹龙先生这句话,就能放心加大刊刻量。”
席间议论,成心偶然地就说到了徐3、红楼梦、杨柳斋。
正所谓“秀才好做,岁考难过”。
倘若没有体系,徐三或许会很不甘心,他一个当代的浅显人,不以为在当代没有身份职位会活得好,但是有体系就分歧了,他才没把一个秀才功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