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2:唐朝的度量衡,唐朝一尺约30厘米,一步为1.5米。另斗有两种单位,一为容积,一为重量。容积为一斗十升,重量为一石十斗,这二者是并不通用的。
唐朝边军守兵日给米二升,妇女中男米一升一合。按这个标准,李家七口人,标准口粮该当是一天七升七合,一天就要耗损五斤七两米。十六斗高粱也不过一百二十斤米,也就够吃二十一天罢了。
望着婉儿递过来的牙刷,李璟另有点顺从。晚唐的这时,已经有了专门用来刷牙的牙刷,用的是马尾制成,叫做刷牙子。刚一开端时,李璟并没有重视这刷牙子与后代牙刷的辨别,成果第一次刷牙,就刷了个满嘴的血。那马尾刷非常的硬,如果一不谨慎按后代的体例刷牙,那就吃大亏了。
本身该做些甚么,本身必须得做些甚么了。
普通百姓买米的斗,就是木制的量器一斗,也就是当代的7.5斤,约合唐朝的5斤5两。
此时斗米两百钱,匹绢八百文。一斗米十升,合后代的七斤半摆布。一匹绢长四十尺、宽一尺八寸,折合后代也就是长十二米,宽半米,够做两件袍子。
穿了褶袴以后,便又穿膝裤。膝裤也就是汉服中的胫衣,胫衣又叫腿衣,是膝盖至脚踝的腿衣。秦汉之时,胫衣为贴体穿戴,不过此时已经变成膝裤,倒是加穿在袴服以外。
十六斗高粱合后代一百二十斤,
一斗米两百钱,相称于每斤米26文钱。一匹绢八百文,值三十斤米。按此时物价,米三斗可换粟五米,换高梁六斗。李家的这匹绢能够换回六斗高梁,两匹布也能换回十斗高粱。
接过牙刷,又从中间小木盒里摄起一点青盐洒在上面,含了口水先咕嘟了两遍,然后开端谨慎的刷起牙来。晚唐时百姓百姓大多有刷牙的风俗,刷牙子也就是一两文钱罢了,不过浅显的百姓刷牙倒是用不起青盐的。晚唐盐比米贵,斗盐一百多文钱,如果是上好的青盐,那价更高。不过李家暮年也算繁华,有这风俗,却还保持着青盐刷牙的风俗。
屋子比较宽广,除了木架子床,床前另有一面四折的红漆木屏风,别的就是一张大书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有近百本线装册本。书架一侧另有一张枣木书桌,以及几张胡椅。除了这些,就只剩下了一个足有一人高的大木柜。
不过现在的日子,李家也天然不成能每天吃这么多粮食,大多都是稀饭菜粥,内里还要掺上麩和糠皮,节流下来一天两顿稀粥,尽量保持在一天米一斤摆布,这一百二十斤高粱就能顶上四个月,能吃到来岁过完正月。家里女人尽力织布,如果李璟再做点长工甚么的,或许能熬到来岁的麦收。
穿好褶袴,李璟又拿起一根长约三尺的绳索,将裤管的膝盖处紧紧系住,如许,不管是骑马还是走路就都非常便利了。这绳索却也驰名字,就叫缚袴。
韩氏抬着看了眼李璟,放下筷子道:“也好,你自前次出了事,到现在还门出过门呢。出去镇上逛逛也好,趁便去法华寺上个香还愿。前次你出事时,娘就向菩萨许过愿。现在你好了,也该向菩萨还愿了,你就捐十斤香油吧!”
李璟穿戴好出了房间到得厅堂,见卖力家中炊事的大嫂已经和婉儿将饭菜端上来了。一大陶盆的野菜粥,每人席前一叠酱菜。大嫂笑着对他道:“快去刷牙洗把脸,就来用饭了。”
李璟不信佛,不过却不能驳斥韩氏信佛。当下点点头承诺下来,十斤香油固然在这个家不算小数,但能让韩氏放心,却也值的。
求保举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