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班衙役将陆、黄两家的地下室找出来,陆、黄两家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全数落入李卫国之手。
同时,老百姓们也驰驱欢庆,对李卫国大加歌颂,称其是大清国有史以来大大的好官,令李卫国在崇明县百姓心中的职位再次降低一个层次,名誉直追康熙年间两江三省的清官汤斌,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里,李卫国顿时对王二说道:“归去奉告你家蜜斯,本县必定时赴约!”
翻开信纸,但见一列列娟清秀气的小楷字体跃然纸上,不愧是大师闺秀的出身,写的一手好字。
自有衙役上前取过函件转交给李卫国。
扯开封口,一股淡淡的书香味儿传出,沁民气脾。
就在老百姓还在光荣他们崇明县终究有了一个堪比汤斌转世的好官,今后就能过上幸运糊口时,我们的李卫国李大人却在算计着如何分开崇明县,调任上海县令了。
王二点头道:“小人不知,我家蜜斯只交代大人看过这封信后必会随小人一起去见我家蜜斯。”
李卫国赞了一声,缓慢的读完信上内容,很快神采变得阴晴不定。
李卫国嘲笑,难怪他要求英国公使馆方面帮手制造事端逼迫清当局撤换现任上海县令,由李卫国出任上海县令一事,英国公使馆方面却迟迟没有采纳行动,本来他们背后里并不想让李卫国入主上海县令,明显有更深的企图。
“沈紫嫣?她给我送甚么信?”
李卫国不是想独占亚投行好处吗?那包令更加不让李卫国快意,他约见上海县令邦奇,并许给邦奇厚利,邦奇最是贪财,当即承诺默许英国人在上海开设银行。
王二笑道:“李大人,后天就是庙会时候了,我家蜜斯担忧来不及,以是特命小人带来了一匹千里马,就在县衙门口。”
本来这个要求李卫国事不会承诺的,他现在躲着沈紫嫣还来不及呢,更何况他现在身为一县县令,如何能够“旷工”去夫子庙玩耍,一旦朝廷究查他一个擅离职守之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传到陆建英耳朵里,非得小题大做狠狠清算他一顿。
此令一出,崇明县十几万受灾百姓的主动性顿时变更了起来,尽力干活,主动表示,争夺获得一块免费的良田。
就是这一句话,令李卫国满身如遭电击,大脑当机了好一会儿。
“好一个包令,公然不诚恳!竟敢背后里耍手腕!”
“望君晓得,英国公使馆牵头,香港东方银行洋商欲与沈家钱庄结合,在上海建立丽如银行,家父很成心向。”
李卫国一向在期盼英国人脱手,但很快他派往上海刺探谍报的部下给他传返来一个绝望的动静。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也是对中国伤害最深的战役,因为清当局底子没有人能够认识到金融战役的庞大风险,以是一旦本国银行胜利进入中国,厥结果将是灾害性的。
先前李卫国建立亚投行时,也给英国人提了醒儿,他们当时稀里胡涂的被李卫国忽悠了,过了一段时候后,包令爵士前去香港东方银行帮李卫国洽商印钞机设备时,东方银行行长詹姆斯便提示包令,大清帝国不但要一个李卫国能建立银行,英国公使馆不必然非得跟李卫国合作开设银行,完整能够跟清海内的银行贩子合作,如许就不消再看李卫国的神采,令英国公使馆在华好处最大化。
“也不晓得英国公使馆方面有没有脱手?但愿不要太晚,最幸亏承平军攻陷南京之前让我坐上上海县令的位置,如果迟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了。”
李卫国接过信,随口问道:“你可知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