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实际纽堡4型战役机在机能方面仍然不如F15战役机,之以是能够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则是因为德军的飞翔员伤亡太大,垂垂落空了上风,而英法的飞翔员也伤亡惨痛,不过英法人丁多,在飞翔员方面的储备比德国多。
统统的统统仿佛都在遵循李卫国的既定打算停止着,但唯独一件事超出了李卫国的预感。
当然,李卫国只给中华帝国陆军换装了500辆T25坦克,剩下的T25坦克,李卫国还是要持续卖给同盟国的,大要上是支撑盟友,实际上则是持续要坑盟友。
一样,升限也大幅度进步到4000米,这个升限,是协约国的纽堡战役机所没法达到的高度。
一时候,欧洲疆场又进入了相对的对峙局面。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陆军和空军也开端连续换装新式坦克和战役机。
不过纽堡战役机倒是英法联军的救星,因为在战役之初,英法联军底子没有像样的战役机能够对抗F15,为了禁止德军的守势,纽堡战役机只是仓促进役,却管束了多量的德军飞机,减轻了空中英法联军的伤亡,从而令德军企图敏捷灭亡法国的打算停业。
一旦交兵,F16战役机只要高高的飞翔,英法联军的纽堡战役机就只无能瞪眼看着,毫无体例。
而英法俄三国,李卫国就更不担忧了,一个德意志都能打他们三个,更加不是中华帝国的敌手。
就让欧洲人持续相互撕咬吧!
而坦克和飞机,则大部分是用来坑德国划一盟国盟友的,会换返来巨量的黄金。
不过速率没有太大窜改,能够是因为中华帝国陆军面对的疆场环境产生了窜改导致,不需闪击某国也就不需求高矫捷性的坦克了,相反而是需求强大进犯才气和防备才气。
以是,英法俄也都在冒死,哪怕他们的百姓经济已经将近支撑不住了,也不肯等闲认输投降的。
至于欧洲疆场,德意志帝国固然威胁庞大,但是也有致命短板,那就是人丁不敷,只要不让德意志同一了欧洲,那么也没法给中华帝国构成威胁。
跟着美利坚根基上被打倒,中华帝国火线的战役范围也大幅度减弱,西线疆场的防备战略也使得跟英俄的战役次数大幅度减少,这些都令军事耗损和职员伤亡大幅度降落,海内的产业压力根基上只剩下大范围出产坦克和飞机了。
F16战役机,团体表面上跟F15没有多少窜改,独一的窜改就是发动机改换了,采取HF-150,也就是推力达到150马力。
战役发作前李卫国命令开端囤积的T23坦克和F15战役机库存很快都卖光了,T23出产线和F15出产线也在加班加点出产,只不过不再像中华帝国陆军和空军供应了,只供应同盟国盟友们,套取黄金外汇。
海内的经济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这首要多亏了从一开端就没有停止全面战役动员,而是只动员了一半百姓产业转入军事,剩下一半百姓产业持续出产民生物质,保持着帝国百姓的平常糊口。
李卫国却把心机放在了新式坦克和战役机上面,跟着T23坦克和F15战役机对德国出口,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乃至南美洲的巴西帝国、哥伦比亚联邦都开端入口。
一样在空中战役中,德军的T23坦克也是前期获得较大的战术上风,很快协约国个人就有了本身的坦克。
罗斯福不会信赖,就连克利夫兰当局也是半信半疑,但是恰好沦亡区的美国人都信了,对中华帝国军队的冲突心机大幅度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