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大臣回道:“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前来求亲不遂挟恨在心也是有的。他松赞干布刚打得吐谷浑溃败不堪,这个时候又攻打我们大唐边疆,或是趁机在诸国中建立威望。”
贞观十三年,大明宫。5
求金牌、求保藏、求保举、求点击、求批评、求红包、求礼品,各种求,有甚么要甚么,都砸过来吧!
太宗看着一干人等群情纷繁,唯独长孙无忌和魏征都沉默不语,遂问道:“国舅,谏议大夫,朕想听听你们的定见,你们如何都不哼声了呢?”
太宗道:“他吐蕃不过弹丸小邦,打他还得动用我朝元帅?笑话!我松州都使韩威也是久经疆场之辈,固然他部下只要三万兵士,可足以抵挡他十万雄师!”长孙无忌在旁又动员群臣直呼陛下贤明。魏征再想说甚么,太宗挥手站起来宣“退朝”起家离龙椅而去。
长孙无忌忙回道:“世人猜得不错,松赞干布屡犯我朝,启事有二,其一,他这几年多次遣使求亲,皇上不允,怀怒在心;其二,刚打败吐谷浑,兵锋正盛,在这个时候犯我边疆,也是急于在诸国中立威。据传闻,他取的泥婆逻公主就是强兵压境,逼那老国王就范的。依臣看来,这不敷为患。我大唐天朝可不是强大泥婆逻,皇上不必太忧愁。只要颁一道意旨让松州都使韩当场反击便可。”
此言正中太宗下怀。太宗听得点头称是:“国舅此话甚请合朕意。我大唐断不能怕了他,求亲不成绩威胁抢亲?有这个事理吗?在贩子闹市,升斗小民中尚且行不通,更何况是我堂堂大国?打!就命松州都使打去,定要灭灭那松赞干布的威风!”
有大臣回道:“皇上,松赞干布清楚是以逼亲为借口扩大国土领地。夹答列伤”
待奏章传遍各个官员时,朝堂内由鸦雀无声转为群情声不断于耳了。半晌,太宗沉声道:“众卿可曾猜想出来,他松赞干布屡犯我天朝之意欲何为?难不成仅仅要索公主和亲?”
金光溅溢的龙椅上,贤明神武的太宗天子,正神采微愠地看着节度使快马急逞的奏章。待奏章阅毕,神采已由微愠转为大怒了。太宗顺手把奏章扔给中间的侍监:“众卿都看看吧,好个松赞干布,都敢跟我大唐号令了。”
太宗看着这个跪倒在地,凡事揪着不放,从不留半点颜面给他的干瘪老头,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臭羽士,动辄就舍命,你到底长了几个脑袋?我意已决,不必再议!”
魏征站起来,双手作揖道:“皇上,要出兵还仍须从长计议,断不能草率行事,一个韩威,一个松州的兵力岂能抵挡劲敌。皇上何不召各路将军回朝议御敌之策?”
其他大臣皆拥戴称是,直呼“皇上贤明,皇上万岁!”魏征闻言谏道:“圣上不成啊!我大唐建国于始,百废待兴,万不能让烽火浪费国库啊!”
侍监立马低头把奏章传到监国大臣长孙无忌手上时,他摊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过了半月,松州军情传来,唐军大败。
魏征双一跪,叩首道:“臣舍命力谏,皇上万不成轻敌!现于我大唐社稷,战不如和。万望圣上三思!”
太宗斥道:“魏征,你这个谏议官是如许当的吗?岂教我大唐屈于小邦淫威!”
松州都使韩威急奏,吐蕃军正向松州逼近,号令着大唐要许以公主和亲,不然将强兵压境,臣请圣旨明断,急!
百官各自散去。唯魏征心有不甘,正欲抬脚往御书房去。走在前面的姚通姚郎中令一把拽住他:“魏大人真长了两个脑袋么?长孙大人与您定见相佐又不是第一回了,此次所奏又尽合圣心,去了无益啊。”魏征只得叹了口气,随姚郎中令一同出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