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头青将各项耕具一一耍了一遍,倒把高台闹得如同戏台普通,而台下世人齐声喝采,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那识货的人,惊呼出声:“这、这耕具用的钢莫非是乌兹钢?”
出钢水口被翻开,赤红得能亮盲眼的钢水奔涌而出,沿着早就挖好的泥沟,涌入了一块块已经备好的铸腔里,李大眼颤抖着嘴唇:“这就炼好了?这就炼好了?!两千斤!整整两千斤的精钢啊!”郭通衢固然在义学引入了新的计量单位,如公斤、吨等,但李大眼还是风俗用斤两。
台子底下又是一片哗啦:“好利的锄头!这、这还是庄稼地里干活用的吗?就是上等的兵刃,也没这些家伙锋利吧?”
矿山到后隆村阵势较为平坦,只要撤除沿路的杂树灌木,施工并没有甚么难度,至于拿钢条铺地,在之前是件极败家的事,可此后后隆村能日产一吨钢水,弄些俗称的地条钢来,那是不费吹灰之力。
这可不是郭通衢脑洞大开,大放卫星,贰内心想建的,可不是建时速3、500千米的高铁,乃至不是窄轨铁路,切当地说,只是钢条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