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石咏问了问李大牛家里的景象,晓得李大牛本年三十四岁,膝下却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此中他的宗子已经满了十六,次子也即将成丁,将将也快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
王氏一贯荏弱,头一低,眼里看着就要掉金豆子。
石咏被弟弟拖着,奔上一座小土坡,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只见土坡背后是丘陵起伏,土坡正下方,有一方清泉汩汩而出,构成了一个浅塘,浅塘的另一端,山泉水沿着山间溪涧向东面流去。
石大娘见对方认了错儿,内心就没了芥蒂,当下放缓了身材,也柔声说:“嬷嬷太客气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府上的难处,我们也能谅解。我们这一辈已经多少年没和伯爵府走动了,现在小一辈有这缘分能相见,我内心也是乐见的,毕竟曾经是一家人,一笔也写不出两个‘石’字来。”
石大娘只盯着梁嬷嬷:“嬷嬷也传闻过‘济急不救贫’这话吧!我们石家家里虽贫,可也没到家里揭不开锅的境地。嬷嬷,夫人的美意我们已经心领了,可过日子,还得靠我们本身,是以这些银钱我是千万不会收的……”
“这是做甚么?”
“夫人说了, 若不是老爷嫌节前节后走动过分碍眼,早就要亲身过来相谢了。”梁嬷嬷看似很实诚地说。
说着,梁嬷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石大娘拜了下去。
旗民不婚,旁人传闻,立即再也不问了。
但是石咏的考虑倒是,阵势平坦,不止轻易开垦,天然也轻易驻扎行辕营房。如果他记得不错,将来八旗出城驻防,树村东驻扎的是正白旗,树村西则是镶黄旗。如果此时买地,就得买在树村东。将来如果这地被征了去,凭他是正白旗在旗的身份,即便有胶葛,也有体例调停一下。
但是一听里长提及,石咏是李家所佃之地的主家,对方当即反应过来石咏的身份,晓得他是个在旗的,那神采顿时就变了,满脸堆着笑,与石咏打号召,亲热得像是处了十年的对门邻居。
李大牛是个三十五岁高低的中年男人,说话声特别响,一开口就将石咏吓了一跳:“人家哥儿这都成丁了,可不是到了当家做主的时候?”
晚间,伯爵府富达礼的后妻夫人佟氏从老太君那边下来,在正房门口见到梁嬷嬷,赶紧问:“老爷那边都回过话了?”
“夫人身在伯爵府,亲眷多,平常开消也大。”石大娘淡淡地说,“表礼我已收下,余下的嬷嬷为夫人着想,还是留着吧!”
红线胡同,喻哥儿先睡了,石咏单独一个坐在灯下,倒也是在做一件……和荔枝稍许有点儿干系的事儿。
梁嬷嬷脸上就讪讪的, 赔足了笑容, 说:“是我们老爷拦下的……府内里日子也不算好过。那日讷苏少爷多少受了惊吓,返来就烧了几日,夫人一头照顾儿子,一头又要筹齐截大师子过节,的确是抽不开身。这事儿的确是我们缺了礼数。您如果见怪,我老婆子在这儿给您赔不是了。”
当日石咏救下讷苏之事,佟氏听了梁嬷嬷论述,也是后怕不已,内心对石咏非常感激,只是富达礼拘着, 不然佟氏早就要亲身上门来谢了。
梁嬷嬷见石大娘对峙,只得讪讪地将捧盒收了归去,闲谈两句就筹办告别。
这件事情本就是伯爵府理亏。石咏救下了伯爵府的季子, 制止了一场骨肉分离的悲剧,伯爵府却到现在才来上门感激,并且只是遣了一名仆妇过来探视, 还真没将石家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