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尝顿时心慌意乱,不假思考便侧头移开视野,避讳般干笑一声,“夫人何出此言?”
“大夫・・・・・・究竟如何?”
“昨夜披星来报,今晨墙下窥闻,是个腿脚勤奋的,赏他几锭银子,再留个后话。”
云水居一派平和,青澜院中倒是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不必了,我们意不在此,何必平增一个敌手,徐管家也曾关照过云水居,便照着徐氏的话说罢。”,美人擎起茶杯,月白瓷壁盛了碧绿茶汤,两色相映成趣,入画染脂该当如何,心头默念着,抿了一口,甘苦得宜,不浓不淡。
“哎呦,府医大人但是来了,快出来吧,夫人怕是等不及了。”,金婆上前便两手攥住男人手臂往青澜院方向强拉。
“那几个丫头年纪尚幼,不免心浮气躁,怯懦畏事,点透了反而不美。何况・・・・・・”,秋云水抬眼,盯着文尝,目光之意味深长,似是要探及她的心底,珠玉白齿中挤出四个字来,“民气易变。”
春日迟来,总算在尾巴上有些味道了。
说话间,一道脆声响起,“来了来了,秦妈妈,大夫来了。”
一席话讽得巧莺面红耳赤,踢着脚尖声呐蚊蝇,“姑姑不好这般说。”
秦妈妈的心也跟着拧巴成一团。
闻讯流亡城外,机遇偶合之下,偶遇狄应,因貌美神幽,被其归入府中,至今已逾十载。
文尝昂起下巴,理直气壮,“婢子虽粗鄙鄙陋,可打小奉养夫人摆布,腆着厚颜,所见所闻便不及夫人分毫,也比旁人高上几等,书山画海也曾攀游。就婢子的陋劣见地,当真未曾有谁超出夫人的画技去。”
二人齐齐转过甚去,便见一聪明丫头正扯了一名肩背药箱的男人超出中门,朝这边疾走。
论及闲事,文尝敛起笑意,整肃了面庞,忧声问道,“夫人,巧莺说得不无事理,且老爷在那院子里――”说着朝东一指,“下了禁令,若此事从我们屋里传出去,恐怕来日查问起来・・・・・・”
“金婆,大夫还没来?”,又一名四旬高低的妇人快步走了过来,“屋里不成了,血哗哗的淌,跟流水似的,整床的被褥都渗入了!”
美人点点头,柔声含笑,“好”
本是大族独女,双亲视若明珠,始兴三年,秋府遭蛮兵劫夺,家破人亡,血流成河,彼时,秋云水巧于会善寺为母敬香,险留一命。
文尝禁不住嘲弄,“这丫头奉养夫人也有几年风景了,平素尚可,唯独见了夫人总吵嘴流涎,不能自已。若她生为男儿,定是摘采花间的浪荡子,再凭这清秀边幅,不知会伤了多少小巧女儿心。”
当时豆蔻已芳逝,徒留柔丝花信年。
“慢着”,搁下杯盏,美人葱指一点,“此事交由巧莺去办”,目光划过奉茶的丫环,“压枝同去罢,叮嘱下人们说话谨慎些,莫被人捏住了把柄。”
巧莺撇撇嘴,不过是个二等丫环,何故得夫人信赖。
熟料秋云水却如顽童似的粲然一笑,奸刁地歪着头,“文尝吓到了?我与你打趣呢。”纤细手指拉住那双粗厚的大掌,摆布扭捏,“文尝与我自小了解,虽是主仆,但食宿同屋,出入相伴,早已形同一人。将军府毕竟不由我掌控,府内丫环再忠心也需防备些,文尝不一样,知根知底,我还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