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儿,若非你父亲临终前将你拜托于我,我是不肯把你带在身边的,宫闱深深,杀人不见血,你此中行走,需得提起十二万分的谨慎。”
太医翻开眼皮,斥责的目光从中射出,吓得孺子立马收了下巴,抿紧了嘴唇,太医挪开视野,又想,丰儿虽尚年幼,但身在宫中,有些事迟早要晓得的,便颤栗了胡髭,缓缓说道,“未立国前,陛下与公主皆出自官吏大族,见地姿仪便贵于凡人,而狄将军不过山中流民,言谈举止豪宕不拘,陛下偏才,委以重担,长公主不然,初时,因其不知礼数,视之为蠛蠓蝍蛆,而后,将军虽屈尊俯就拜了国子监博士为师,专习孔孟周礼,可固垒难破,长公主仍不屑与之来往,甚而曾当众言诏,羞于一室,遇则难食。”
帷裳外驾车的车夫也不由支棱了耳朵,仔谛听着。
狄应醉得眼皮沉沉,倒还知礼,顿首拜了,说,“唔,下官拜见长公主——”,
事既已了,当告别回宫。
“多谢将军”,二人齐声道。
太医悄悄刮了孺子的袖鼻,忍不住笑道,“你呀——真是记吃不记打。”,倒没训责,捻着髯毛,目光更加深远。
“徒弟,我记着了。”
“回长公主的话,此字是长公主的闺名。”
寺人闻言,不必白面上暴露豁然,信誓旦旦地说,“想知存留与否——这不好说么,陛下与长公主兄妹无间,交谊深厚,将军又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待启禀了陛下,遣人至公主府一问,岂不一清二楚?”
“敢问中间,净事房安在?本官实在······实在憋不住了。”
几今后,陛下为犒劳将士,于宫中停止慰军宴,世民气中畅快,吃酒吃得脑憨耳热,更有卧地者,舞拳者,呼和痛骂敌军者,不计其数,陛下任其所为,未加降罪。
“来人——”,唤了声,齐越躬身入内,手中托着一张漆盘,盘上搁置了两个斑斓荷包,狄应捏在手中,暗自掂了掂分量,轻的递给了寺人,重的塞进了太医手中,“烦劳二位为本官私事走一趟,几两牙祭,还望莫辞。”
“嗯,口出大言,是丰儿鲁莽了,徒弟别气。”说着,肉乎乎的小手顺了顺太医的羊须,显得非常乖顺懂事。
回朝后,陛下大加封赏,举国臣民无不欢庆,皆道狄将军乃是战神下凡,佑我大庆,此话传到长公主耳中,怎不生恨。
“丰儿!”,太医呵叱一声,撩开窗帷,谨慎四顾一番,见无人听去,方坐回矮塌,“皇室贵女岂是你一个冲弱能评断的!”
“唉——苦了将军。”
“多谢公公恩德。”
太医常日里虽不苟谈笑,但从未这般峻厉呵叱过他,孺子一慌,两腿发软,噗通一声跪在了冷硬的车板上,“徒弟,丰儿知错!”
声音闷响,震得太医心尖直颤,忙俯下身将他扶起,大手重柔着他的膝盖,眸子发红,“谁让你跪的,疼不疼?”
简饰墨车内,药童单臂撑着药箱,歪着脑袋问,“徒弟,将军获咎了长公主么?为何求药还需负荆请罪?”
“本公主早就听闻我大庆王朝的常胜将军出身卑贱,目不识丁,可认得这个字?莹儿,奉告他。”
寺人红口白牙地说着,涓滴没窥见狄应脸上难以名状的神采。
太医不及说话,忽闻身后一声高斥,“大胆狄应,何敢辱我皇室!”,太医转头一看,竟是长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