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应犹记得,当日奚谏之搁笔,温润而笑,“望左丞确如此字所喻――安国安朝安民气”
狄应背手,临窗而立,可贵的喧闹却让他更加烦躁。
朝堂风起云涌,去处难寻,府苑狼籍不休,喧闹如闹市,哪个都不顺心!
“将军,老奴所言句句失实,神明护佑夫人,让少爷于半城以外感知夫性命悬一线,吃紧赶回,方唤起了夫人求生之念啊――”,秦妈妈跪在地上哭号着。
萧孺人看了她一眼,挥袖道,“都退下罢。”待如云裙摆纷繁飘出,啜了口香茗,缓缓说道,“此处无旁人,女人有话尽可直言。”
连欢扫过众仆后,目光闪动地望着萧孺人,“孺人待下人们亲和,奴婢非常羡慕,故有些知心话想与孺人报告。”
“嗯,”,萧孺人喘气渐促,不觉捏紧了帕子,面上还是一派安闲,“如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女人既已尽力以赴,不必叹惋。”,萧孺人云淡风轻地说道,本来她就未曾筹算凭此机一举撤除尤良,让她吃些痛苦也好,在她受尽煎熬死去之前。
书房内,狄应端坐长案后,摩挲着湖绿扳指,脸上神情莫测。
齐越缩头缩脑地抄手回到门下,使了眼色,让替职的下人分开,看了看紧闭的门扉,吁了口气,挺直腰躯,如平常般木头人似的站着。
只看位份就够了。
他当即摆手推让,“行‘三安’者唯陛下一人,本官不过马前卒而。”,向来不留一丁半点的嚼口,到处美满方是他的处世之道。
“孺人仁厚,不肯怪责奴婢。”,连欢躬身一拜,“可奴婢已奉孺报酬主,自当经心极力。”稍稍挪了几步,身子前倾,奥秘莫测地说道,“那婴儿生来诡异,两眼圆睁似有怨气未平,孺人没忘吧?”
“那事有劳女人临危报信。”,萧孺人微微点头。
竹林幽深,促织偶啼,米粒大小的黑虫穿越其间,行迹不定。
“孺人――”,连欢赶快唤道。
萧孺民气中了然,避过不提,“不知连欢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秦妈妈本性急直,但好歹也在深府高门呆了十几年,机巧心机还是有的。
“孺人不必客气,”,连欢仓促道,“夫人产后出血不止,得大夫看诊,病情略有减缓。本觉得就此好转,后无大碍。熟料今早景象突变,血势澎湃如滚浪,秦妈妈派院子里的金婆去延请府医,奴婢趁机说动金婆代领差使,以借机迟延。奴婢去时,夫人已成灰败必死之相,想着大夫晚来些,她便该魂归九天了。何如天不亡她・・・・・・”,说着甚是可惜地摇了点头,无法地望着萧孺人,眼中无声说,此事非我不尽责,全怪命数。
将军府的书房门额上挂了一面牌匾,单书一个“安”字,隽永出奇,气势澎湃,乃是由当朝右丞并尚书令奚谏之亲身提笔捉刀,当时皇上初赐宅邸,朝中又有文武反面之传闻,为安民气,狄应在府内摆下庆新宴,邀袍泽同僚前来欢聚,于众臣面前,狄应定词,奚谏之落墨,一幅文贤武能的和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