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全果服毒而死,一点灵魂,顶着生果,早到鬼门关上。
工完回奏,太宗甚喜。却又堆积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举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那消个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唐王传旨,着太史丞傅奕推举高僧,修建佛事。傅奕闻旨,即上疏止宝塔,以言无佛。表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笨拙,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存亡寿夭,本诸天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悠长。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敷为信。”太宗闻言,遂将此表掷付群臣议之。时有宰相萧瑀,出班俯囟奏曰:“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度,理无烧毁。佛,贤人也。
却说那尉迟公将金银一库,上河南开封府访看相良,本来卖水为活,同妻张氏在门首发卖乌盆瓦器谋生,但赚得些钱儿,只以川资为足,其多少斋僧布施,买金银纸锭,记库燃烧,故有此善果臻身。阳间间是一条好善的穷汉,那世里倒是个积玉堆金的父老。尉迟公将金银奉上他门,唬得那相公、相婆魂飞魄散;又兼有本府官员,草屋外车马骈集,那老两口儿如痴如哑,跪在地下,只是叩首礼拜。尉迟公道:“白叟家请起。我虽是个钦差官,却赍着我王的金银送来还你。”他战兢兢的答道:“小的没有甚么金银放债,如何敢受这不明之财?”尉迟公道:“我也访得你是个穷汉,只是你斋僧布施,尽其所用,就大班金银纸锭,烧记阴司,阴司里有你积下的钱钞。是我太宗天子死去三日,还魂复活,曾在那阴司里借了你一库金银,今此照数归还与你。你可一一收下,等我好去回旨。”那相良两口儿只是朝天礼拜,那边敢受,道:“小的若受了这些金银,就死得快了。固然是烧纸记库,此乃冥冥之事;况万岁爷爷那世里借了金银,有何根据?我决不敢受。”尉迟公道:“陛下说,借你的东西,有崔判官作保可证,你收下罢。”相良道:“就死也是不敢受的。”尉迟公见他苦苦推让,只得具本差人启奏。太宗见了本,知相良不受金银,道:“此诚为仁慈父老!”即传旨教胡敬德将金银与他补缀寺院,起盖生祠,请僧作善,就当还他普通。旨意到日,敬德望阙谢恩,宣旨,众皆知之。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四周有五十亩宽广,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镌碑刻石,上写着“尉迟公监造”,即今大相国寺是也。
唐王当殿,忽有当驾官奏道:“万岁,今有进生果人刘全还魂,在朝门外等旨。”唐王大惊,急传旨将刘全召进,俯伏丹墀。
休惊了他。”遂上前将驭手扶开端来,叫道:“御妹复苏复苏。”
毕竟不知圣意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刘全又不忍见,无法,遂舍了性命,弃了家缘,撇了后代,甘心以死进瓜,将皇榜揭了,来见唐王。王传旨意,教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陛下呵,其间乃出头之处,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涉。”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如果阴司里无抱怨之声,阳间间方得享承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报酬善,管束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崔判官,跟着朱太尉,同入门来。那太尉见门里有一匹海骝马,鞍韂齐备,急请唐王上马,太尉摆布搀扶。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