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傍晚,夕照熔金,暮色迷离。
看着儿子接过鱼篓,李老六嘿嘿笑了笑,擎起鱼叉,往河里的深处蹚畴昔。
感激“卢公子志阳”“墨玉凝”“晨星猩”三位书友的打赏,感谢!
……
“大鱼?”李老六神采一振,仓猝回过身子往上游看去,却见十几丈外的水面之下有一道七八尺长的庞大黑影缓缓而来,暗淡的天气下看不腐败细,但李老夫又不是小孩,天然晓得来的不成能是鱼。
迷惑着提起鱼叉,向前走了几步,膝盖恰好撞上那道黑影的前端。
仿佛刚下过一场雨,路上湿泞泞的,村头的李老六手提鱼叉,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地里插了过来,背后还跟着一个看上去不过八九岁的小男孩,手捧网兜,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看上去虎头虎脑的,非常讨喜。
“啊?还要如许啊。”
说话间,他把手中鱼叉往岸上一抛,俯下身去,正筹办把黑影拉起来,就见面前的水面突然一阵翻滚,水下那道身影蓦地一跃而起,脚尖一点水面,裹挟起重重气浪,落在了岸边。
李老六本年五十多岁了,年青时候是个光棍,四十多岁才老来得子,对自家这个小子可谓是疼到了骨子里,不但专门请村里落第的老秀才给取了个大名,还送进县里私塾读了两年书,这几天秋收农忙,才舍得把儿子叫回了村里。
呆呆地看着面前的青年,又望了望被青年踩在脚下的鱼篓边角,李良小脸一苦,正想说些甚么,却见此人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气象后,仿佛是放下心来,悄悄呼出一口气后,整小我委顿下来,双腿一软,就那么直挺挺地瘫倒在了地上。
哗啦啦!
“好嘞!”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河边的气温比昨日又低了很多,一阵冷风吹来,李老六下认识地缩了缩脖子,拉紧了衣领,转头看了看小男孩,见他还算精力,伸脱手揉了揉小脑袋,暴露欣喜的笑意来。
明天白日有事,只要这一更了,明后两天半夜以作赔偿。
离河岸两里远的矮山坡上,有三十几户人家,粉墙黛瓦,炊烟袅然。
“狗子,拿好了!”
“哇,好大的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