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红颜皓首又岂分男女?我知你向来不信这些,但举头三尺有神明,佳节同乐,你便当应应景也好。”李大人昂首,嘴唇差点蹭过先生脸颊,说罢,又笑意不减地取了几枝柳条插于屋前,嘴里还念叨着:“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苏玨双目圆睁,一时竟面红心慌。
苏玨苦笑,感觉本身在那狐妖眼中不像是鬼,倒像是只养来解闷,又和顺有害的兔子。
李大人说前朝刑部尚书孙卓,为官廉洁一世,乃至贫寒。平常日里不拉帮结党,不秉公舞弊,为人忠诚,克己营私,多次冒死直言极谏。秉公法律,不畏权贵,深受百姓恋慕。后却遭同僚联名弹劾,处以腰斩极刑。
苏玨故意问及,想想终是作罢。
常常气上心头,偏又有所顾忌,因而只好憋着。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倒是风俗了他那凌厉逼人的笔锋,便就由着他去了,可内心倒是别有忧愁暗恨生。
提及腐败,却真是个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日子,既有“雨纷繁,欲销魂”的凄楚,亦有“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的欢愉。
楚先生为人木讷沉闷,苟于谈笑。这一展颜,却似冰雪溶解,*初霁,就连三春清风也被吹进了眼角眉梢,瞬息间花繁香轻。
现在不知“鬼生”多少,终知伤春惜时,不觉为时晚矣。
转念一想,又觉那人神通泛博,部下家仆连一坛二十年的女儿红都能寻得,又遑论小小一个教书先生。
看来那日的烧书,倒没给他留下甚么经验。
楚羿瞥了眼房下的柳枝:“李大人,有道是莫将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晴日当头,暖风拂面,岸边草青柳绿,再了望远处峻岭青山,峰峦耸翠,云影盘桓。想来是美景怡心,令人忘忧,楚先生对着李大人,倒没了前次相见时的拒人千里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