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彦卿从鬼门关挣扎着返来,身材略有病愈后,耶律德光特地召见了他,诘问他为何多次与契丹对抗,符彦卿答道:“当初臣只知为晋主竭尽尽力,本日死生听陛下决定。”说罢闭目待死。
大晋天子与太后以下在封丘门外驱逐契丹天子,耶律德光推让不肯相见。
自石敬瑭勾搭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因契丹而兴,马踏中原,灭了后唐,建立了大晋,不过传了两代天子,持续了十年的鼎祚,毕竟还是因契丹而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业,随风而散,消逝得无影无踪。
冯道道:“我是个无才无德、笨拙痴钝的老头。”
安叔千大喜,喝彩腾跃,拜谢而退。
晋国的文武百官在开封北向大晋天子石重贵告别,改穿白衣纱帽,驱逐契丹天子耶律德光,在路旁伏服请罪。
注3:杨承勋,即杨光远的宗子,杨光远被围之时,杨承勋带领弟弟投降了晋国,前文有交代。
路上,常常因粮草供应接不上而断食,而那些昔日的臣下竟没人敢前来驱逐觐见的,只要磁州刺史李迎在路中间拜见。
冯道答道:“我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兵马,怎敢不来?”
倒是让中原百姓白白历经了数番战乱,妻离子散,死伤无数,更丢了樊篱中原的首要樊篱燕云十六州,契丹由此而坐大,不成清算。
石重贵一番心血,化作乌有。大晋由此而亡,史称后晋,与数百年前的西晋与东晋相辨别。石重贵这个晋国天子,因被押送北方,终死于苦寒之地,史称出帝。
说话的恰是已经去官的莫轻言。
全城百姓心恨张彦泽残暴,又恨他卖国求荣,也抢先恐后递上状牒,上书张彦泽的罪过。
注2:大梁,即开封,开封的古称,战国时魏国的都城。
这动静叫李风云不堪唏嘘。他与景延广并无厚交,乃至都未曾见过面,不过景延广毕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武林宗师,对大晋可谓是忠心耿耿,只是办事体例有欠安妥,成果豪杰日暮,但求归隐田林而不得,终究死于狱中,可悲,亦可叹。
反倒是那些尸位素餐,乃至勾搭内奸之辈,仍然能高居庙堂,繁华还是,繁华得享,真正遭到惩办的却没有几人,若说彼苍有眼,眼又在那边?
耶律德光听罢,哈哈大笑,现在中原鼎定,他已经没有甚么需求杀符彦卿坏本身的名声,并且颠末滹沱河一战,符彦卿已经与杜重威反目成仇,恰好能管束杜重威,因而便将符彦卿放了。
也是这一日,高勋受人指导,向契丹天子耶律德光控告张彦泽杀他的家眷。
契丹天子耶律德秃顶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立马于高岗之上,喝令归降的百官起立,改换打扮,安抚勉慰百官。
开封百姓争着砸碎他的头,取出他的脑髓,剁碎他的肉并分吃,并以此为荣。
耶律德光正要清算民气,剪除杜重威的羽翼,立即命令将张彦泽和监军傅住儿一起抓了起来,并问百官:“张彦泽,当杀不当杀?”
张彦泽被斩首后,本来被他所杀士大夫的子孙,照顾丧杖,怒骂着痛打张彦泽的尸首。
不幸一代悍将,也曾在疆场为国死战杀敌过,一步走错,为敌酋卖力,毕竟将命送掉,竟然落得碎尸寝皮、不得好死的了局。
耶律德光道:“我派奇兵直取大梁(注2),不是来受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