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按张卖的,但代价离谱。最贵的是麻纸,另有皮纸、草纸、竹纸等。麻纸又有黄麻纸,白麻纸。
然后就是买粮,此主要一次多采买一些,最好了能够买到够来岁夏收的粮。家中有粮,心中才不慌。现在庄里合作合作,算是结社合作的形式,吃的是大锅饭,个人劳作,李逍得把大师的口粮先筹办好。
“客长若感觉麻纸贵,能够买皮纸和草纸、竹纸,这几种纸代价稍便宜一些。”掌柜的态度倒是很好。
掌柜的对自家的纸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李逍听的倒是面色丢脸。
“而小店的黄麻纸更是由蜀地运来,正宗的蜀中黄麻所制。色略黄,比白床纸略厚,看起来比白麻纸还显粗糙,但纸纹较宽,约有二指摆布,这是现在最好用的誊写纸,连皇家宫廷和朝廷中枢都是用此纸。用麻纸做的书,风吹日晒也不怕,一本黄麻纸书只要保存的好,乃至能够传播千年而犹完整如新。”
“这类桑皮纸呢?”
卖纸墨笔砚的店在街上最好的地段,处于十字路口,可谓是金角聚财之地。店铺装潢的也很有风格咀嚼,一股子书香之味。
刚才三千钱买上一百多石粮食,可现在两千钱在这里都买不了几张纸。
进店以后,李逍问了下代价,也不由的咋舌。
不过一问价,也便宜不到哪去。
大彪听了直感觉心脏受不了,“不买了,还不如直接写在布上。”
更别说包纸做包装用了,一些浅显百姓能够一辈子都没摸过一张纸。
说来实在造纸术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一个技术发作,是以到现在实在纸的利用已经非常的遍及,但是纸仍然还是在官府和士族层面通用,浅显人还是用不起的。
明天上街的目标很明白,先陪杨大眼采买点纸墨笔砚,既然要开书院教诲孩子,这该有的投入不能少。书能够先不买,杨大眼能够本身誊写,但纸笔总得先买些。
这期间能读的起书的人很少,以是能识字的人职位也很高,哪怕混的再落魄,就算去抄书,支出也是很高的。普通行情,抄一卷书的代价是一千钱。
就如许的纸,最便宜的草纸一大张都要两百钱。
连店门口迎客的伴计,都穿戴长袍,非常斯文。
一卷书,也就是万字。千字百钱,的确比写书还赢利。
大彪耿耿于怀,“现在才晓得,本来读书这么费钱,另有,造纸印书最赢利了。如果晓得造纸,这子孙世代不愁了。”
骑着老黄马,身后跟着大彪、柱子等几个青壮男人,又有杨大眼和赵大夫两个老头骑驴相随,一行人倒也很有气势。
杨大眼是教书先生,对于纸倒是里手,他对李逍道,“这家店里的麻纸都是好纸,代价虽高但与时价不异。”
留下人盯着,李逍便陪杨大眼去买文具。
掌柜的捋捋髯毛,淡然笑道,“几位客长,小店诚信运营,可向来不会乱开高价。就说这麻纸,小店有白麻纸和黄麻纸。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后背略显粗糙,有草棍纸屑粘附,但却很细很薄,质地坚固,非常耐用,只要不着潮就能耐久稳定质。”
买了纸还得买笔买墨买砚,纸很贵,这些也不便宜,随便一支羊毫,都是几十文上百文钱,听的李逍牙直酸。
贵,实在是贵。
“掌柜的,这类皮纸给我来两张。”固然很贵,但纸还是得买,不过现在没钱,李逍也只好先买两张。
线装书在这个期间也还没有呈现,此时的书就跟这店里卖的纸一样,要么是那种卷轴式的,两边有轴,如画轴一样翻开。另一种则是册页,天子浏览的奏章款式就是册页,折叠起来,能够拉开,佛经多是册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