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脚步声渐去,正焦心之时,迎春跑了过来,轻声道:“快,随我来。”回身往内里走,阿狸忙跟在前面。迎春悄声道:“我让小丫头先在那边绊住紫萱姑姑一会儿,我们快走。”
朱棣顿了下,方道:“高天子之时,北方防务由朕与宁王卖力,一向以来北方安稳,百姓安居。厥后诸藩王搬家于本地,导致北方边疆空虚,蒙古部落常常侵我边疆,扰我之民,皆因北边无人镇守之故,故朕二十余年来,固然定都南京,但长年北巡,以防北边不测。常此以往,朕日夜思之,想昔日唐朝之时重视守外虚内,导致藩镇盘据自乱天下,宋朝却走相反之路,侧重守内虚外,更使辽金虎视眈眈而后被灭。此两朝经验,令朕鉴戒,要想大明朝长治久安,须得另行迁都,南京路途悠远,一旦有战事产生,对北方鸿沟鞭长莫及,朕思之再三,便决定天子镇守国门,迁都北京。如许以来,便能够保我大明不受边疆困扰,国泰民安。此决定,早时也与尔等细细讲说过,尔等之前并不反对,本日迁都已然结束之时倒是大肆反对,且又搬出高天子来。迁都乃是大事,怎忍尔等出尔反尔,尔等用心安在?!”
阿狸见状,无何如接了过来,立马揭示一个招牌的甜美笑容,朱高燨忍不住又低声道:“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模样的笑容只能在我面前呈现,你只不听!”
阿狸听到此处,忍不住拉了下朱高燨,悄声道:“这个书白痴,怎地如此宁顽不灵。”想那朱棣方才恕他无罪便是要他变静态度,不要与他定见相左,谁知萧仪并没体味朱棣企图,仍然对峙不该迁都北京,要朱棣把都城迁回南京去。
中间扶风道:“他们昨日争了一个下午,没有个胜负,皇上陛下便令他们彻夜跪在午门,等来日再辩。这些官员倒也听话,原地歇息,倒各安其事。谁想本日一早又规复元气来,持续辩论。”
阿狸此时方才复苏过来,想到阿松还在那边冒充于她,眼看日头已西斜,不知他与阿青如何对付紫萱女官。想到此时她不由啊呀一声道:“这下可晚了,要让紫萱姑姑发明了呢。”
二人忙直起家来,朱高燨笑道:“阿狸说父皇只送她绿菊花过于单调了,还想讨要些别的色彩的菊花来。”阿狸听他信口说来,顿时傻眼,忙道:“我哪有说……”却被朱高燨拉到一旁,她正要瞪起眼来,朱高燨已伸手将那朵黄菊花摘下,递与她,道:“你不是想吃这个么?”又在她耳边轻声道:“共同一下。”
朱高燨忙道:“你慢些!”对着朱棣急道:“父皇我也辞职了。”跟着阿狸一起而去。
说话之间,阿青便出来带了阿松出来,阿狸笑道:“阿松,你家殿下在门外大树上面等着你,你快去吧。”阿松急于分开这个是非之地,忙承诺跟着阿青悄悄地出了房间,又一起谨慎着,出了院门,见到朱高燨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