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池沼多,很多湖边河边也没法耕作,不过生活着很多以捕鱼为业的住民,湖边只要有一小块干地,立马挤满了粗陋的苇屋,此时杨河就看到一些渔民驾着划子,在尽是浮冰的水面以鸬鹚捕鱼。
十一月初八日。
又有黄管事帮杨河招了一些本地工匠,如几个窑夫,坯夫,邳州原有窑厂两处,二厂所烧造砖瓦用于城池仓廒扶植,坯夫一样如此,建墙修仓。
黄管事也会同往,他也想亲眼看看阿谁处所。
再走十多里,经王市闸,就是泇口镇,亦称泇口集,属于泇河与运河相接处。
孙掌柜的家就是在这泇口集合。
到了这边,便能够看到浩繁商船了,每年四百万石的漕粮,加上各种大划子只,估计有近万艘,使得运河非常繁华。
然邳州久不兴土木,本城又处于运河要地,来往商货打击极大,很多东西都能够买到,并且比本地便宜,以是这些人根基都赋闲了。
再走二十里,到直河镇,昔日这边有直河驿,已废。
看那些水可通过水门直接流到湖中,或有的流到低地,有的流到堤坝上的小沟内,当作贮水池。
不过直河镇虽废直河驿,但新设了一个直河口巡检司。
倒是他的亲家,一户李姓的铁匠也情愿前去新安庄,那郁铁匠儿子郁有铁的浑家李菜刀就是他的女儿。
倒是看过邳州后,杨河筹算考查下运河。
这是运河上一个首要的集镇,赵村驿位于这边,额设水夫四十名,旧制邳州有直河驿、下邳驿,后废直河驿,增赵村驿。
昨日杨河都在忙军火局的事,成果忙了一天,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只招到一户军匠,幸亏郁铁匠那边有好动静传来。
能够看出,东岸河堤比这边高,倒是为了制止运河水溃入骆马湖,每到汛期,骆马湖水位暴涨,泇运河与骆马湖之间的大堤,随时都有溃决的伤害。
他们从西门“通沂门”出城,虽是一大早,但路上行人仍然熙熙攘攘。
很快,世人上了河堤,沂河虽有淤积,但也可行走些划子,不过世人还是骑马。
他打量周边,这边构成了一个船埠集市,堤上有着河伯庙,龙王庙,水母庙,晏公庙,船神庙等等浩繁的古刹,每座庙皆是香火隆盛,来往舟揖必登庙拜祭,慷慨解囊,敬香施财。
过了对岸,杨河一行人持续沿着运河堤边行走。
不过到了崇祯五年,因为陈沟河口淤塞,又改挑从宿迁城西面二十里的董家沟口交运,将通济新河改名为顺济河。
沿着运河西岸河堤走,杨河也发明一个征象。
杨河猜想是运河水位略高,制止运河水倒灌失水的原因。
特别船家在行船前要先祭河伯,第一次过河坐船之人要给河内投钱,谓之“买路钱”,以祈求能安然达到此岸。
眼下贱寇李青山堵在韩庄闸一片,更影响了运河船只的通行。
“杨相公,东面这就是曼湖,往西北处五里,有蛤湖,那边阿谁是河泊所……”
特别这门路就在高高宽宽的河堤上,行走还是便当的。
话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当然,看杨河一行人模样,船家也识相的不敢欺诈。
……
杨河等人一起顺河而上,因为沿着河堤走,又骑着马,速率还是很快的,是以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沂河与运河交汇的处所。
乃至看到一些水位低的湖泊边,另有着高高的土堤,那堤坝两面俱铺着石块,能够为不使运河水压过强导致堤坝没法接受,还在堤上做了一些水门来调度河内过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