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矣。”
“好。”文若沉下双臂,深吐口气,振振说道:“宇文氏族,名誉中原,历世百年,西氏居武川已有百年,帝胄风骨犹在,难以迁徙,东西二氏虽是同根,但经百年变迁,实为外族,文明大变,晚生思来想去,并无实足掌控可将二氏合二为一。方才老先生所言祸乱,迟早成谶,文若既不能使二氏同一,亦不能令二氏出亡搬家,何不另辟门路,销战役于无形当中,以保北部边疆之承平?”
“行商?”宇文孝直有些迟疑,口中默声呢喃着,低下头,右手三指缓缓托起酒樽,举过腮边,游移间,下颚髯毛不知觉地浸入酒樽当中。
“海内分崩之际,商贾仍无时不通,为何?其利甚厚,足以富国,是以,公子无需多虑如何入京,所虑之事,当在朝内。天子禁军,南衙为诸位,北衙为禁军,宫廷内哄起事,皆在禁军,当年张柬之反武曌,李崇俊反武三思,李隆基反韦后,事起萧蔷以内,由此可见,禁军之祸,更甚于藩镇。龙朔年后,禁军后辈多为官家后辈,为避征戍而人,公子若能置内应于禁军,大事可成也。”
“老先生请说。”
文若耳边一凉,不解道:“老先生何意?”
“甚么?老仆人是说,这位姐姐是我族灾害?”
“文若鄙人,曾在兵法上有所研讨,此地兵家凶恶死路,不知老先生为何提起?”
“若真能如此,公子必将大功于千秋社稷啊。”宇文孝直抬头赞道。
宇文孝直见文若下定决计,手腕拄着膝盖,背脊前倾,敦睦道:“公子快坐,有何主张,请说给老朽。”
文若惊吓过分,冲动起家,冲宇文孝直吼怒道:“老先生一派胡言!我祖上三代皆是李唐臣子,行此大逆之事,这如何使得?”
文若看着胆战心惊,上前体贴道:“老先生,不要紧吧?”
“公子之计,定赛过凡人数倍,不必顾虑,说来便是。”宇文孝直点头首肯道。
“公子只需奉诏,引氏族男儿三千前去蜀中,备好粮草水源,无需照顾分外之物,经汉中后,敏捷穿过子午谷,直抵长安,如此来回,需三十余日。朝廷发诏后,三旬日内,长安太仓必是空空如也,城中无粮,军心动乱,百姓怨起,公子入了长安,只需将这几千石军粮发放恣食,供应军民,一旬以内,胜兵数万。到当时,公子只需里通禁军,告以内应,以粮诱之,则皇宫大敞四开,公子可率氏族亲信,一举将关中揽入囊中。”
“老先生说的但是秦岭之子午?”
“公子既已粮行天下,就应以粮救天下,以粮佐朝阙,兵刃订交,实部属策,自古上兵伐谋,既能智取,何需硬夺?”
待文若走后,宇文重提着牛油灯走进祠堂,燃烧火炉,转到宇文孝直面前,嬉笑说道:“白杨树头金鸡鸣,只要阿舅无外甥,老仆人当真情愿将家属大业交于前隋先人?”
宇文重犹疑再三,见宇文孝直老态龙钟,不忍玩弄,感喟间,已为白叟盖好被褥,吹灭油灯,扶手作揖去了。
“那边短长?”
“啊?这是为何呀?”宇文重满身一紧,紧抓着宇文孝直衣袖,不解问道。
文若自幼读史家百谈,可真要行如此大事,当真不知所措,埋头苦思好久,苦涩道:“虽有藩乱在外,朝廷必定有所警悟。晚生之计,将氏族青壮后辈化作女装,穿戴幕离,蒙混通过关卡,待入长安后,再行运营。”
“公子,老朽多日未曾豪饮,本日累了,还请公子归去安息。”话音刚落,宇文孝直脖子一歪,呼吸均匀,瞬息间便在雷雨滂湃的殿中甜睡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