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自称“朕”的人,便是日本的裕仁天皇,他不肯承认却不得不面对已经走投无路的日本战局,这对崇尚军人道精力的日本甲士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媾和”是最明智、也是独一的挑选。
9点整,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当局在投降书上具名。随后,接管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大将、美国尼米茨水兵大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水兵大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别离在降书上具名,表示接管日本代表的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签订了投降书。
1945年8月14日,气候又闷又热,减轻了人们的焦灼与不安,举棋不定的世人将目光齐齐地会聚到阿谁身着戎装的人身上,等候他作出最后的决定。终究,那人开口了,声音里尽是怠倦与无法:“充满自傲的得胜之言听了很多,但实际却和打算相去甚远。就目前国表里的情势来看,胜利已然有望,朕不忍目睹无辜的百姓深陷于磨难当中,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民族毁灭,是以,目前独一可行之法唯有媾和。”
至此,日本策动的这场用时15年的侵犯战役,终究画上了句号:日本落败。一度飘荡在亚洲地区的太阳旗,也随之落下。
自半途岛海战以后,日本发明本身正逐步由主动变被动,有些时候乃至呈现了“只要抵挡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景象。到1944年上半年,由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批示的美军已经前后篡夺了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三群岛,日军丧失惨痛。同年10月,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几近落空了统统的海空力量;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岸,3月占据马尼拉;3月到6月,美军占据硫磺岛和冲绳,逼克日本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