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作为镇守西北的秦州总管,杨广是已回京到差的雍州牧,执掌关内诸州府,二人统领的地界都是太子杨勇在奏章中建言移民的首要去处,因此,杨坚咨询二人对此事的定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杨坚点了点头,不经意地瞟了站鄙人首的高颖一眼,见他面色凝重,如有所思,遂改向杨广问道:“阿纵,朕传闻河北道治下也新增了十几万编民,你对这件事是如何看的?阿祗方才所言及的将一部新增编民迁往关外为朝廷拓边的做法可行吗?”
高颖也没想到在明天商讨攻陈事件的会上,杨广却提出了关于分步推行“均田制”的极新思路,出于谨慎起见,遂拱手向杨坚说道:“臣初听之下,觉得晋王所说颇具新意,兼顾到了世家豪右和新增编民两方的好处,如能照此实施,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服从。但是也须颠末详细考据后,方可获得定论。”
杨坚听得精力为之一振,旋即谛视着高颖,想听听他对杨广迁世家而不迁布衣主张持何定见。
“阿纵,独孤公方才不是已经说了嘛,朝廷直接从世家豪右手中收回地盘的机会尚不成熟,极易激发官方动乱。”杨坚带着几分不耐烦,提示杨广道。
其三,倘若朝廷公布法律,限定新增编民在朝廷无田可授的环境下,临时仍须租种原主家的地步,同时,以优厚的前提吸引关东世家豪右迁往关内定居,待今后再按品秩、爵位凹凸限定世家豪右占有地盘的上限,分步将其占有的田亩转移授予新增编民,不便能够水到渠成地实施‘均田制’了吗。”
高颖听此一问,心中不由得暗自赞叹道:晋王能有此一问,足见其已贯穿到了朝廷推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的真正企图地点!
“父皇,儿臣对太子的建言并无大的贰言,只是担忧突然将多达数十万的新增编民都迁至西北诸州,恐怕会激发西北本地百姓的不满,形成关东移民和本地百姓之间的抵触。”因前不久太子杨勇帮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忙,保举他的妻兄崔弘度调任江陵总管要职,杨俊略一思忖,即对杨勇提出的建言表示了根基附和。
杨广因之前在并州时就和王韶、张衡等行台僚属详细会商过此事,并有本身独到的观点,故而立马抱拳答道:“在儿臣答复父皇的垂询前,有一个题目想就教一下高仆射,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