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于开皇初年间因主张与打击至渭水之滨的突厥媾和而罢相,直至五年后才规复了相位,改任门下纳言一职,且受天子倚重,命他暂代犯过遭到囚禁的太子杨勇出镇东都,抚绥关东。此次得知杨广被册任为统军伐陈的兵马大元帅,苏威非常他感到欢畅,又因前两年本身在京兆尹任上没能很好地庇护好杨广麾下的张须陀,心中一向对杨广怀着一份歉意,便深思着趁杨广前去淮南到差路经东都的机遇,远赴五十里以外前来迎候杨广,略作弥补。
“说吧,究竟出了甚么事?”杨广送走苏威等人,回身回到长亭中,劈面正和封伦打了个照面,模糊感觉他有些面善,可一时候又回想不起之前在那里见过他,便一边细心回想着,一边淡淡地冲他问道。
封伦心知杨广最急于晓得的就是关于他是否从高句丽押送“雁巢”大头领关安闲还朝一事的动静了,并没急于答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陪坐在旁的苏威。
“你既是本王的故交以后,此次回朝复命后,可愿来军前效力,跟从本王渡江灭陈,建立一番功业?”杨广内心打着要封伦到本身麾下当差,借以拉拢河北世家豪右的主张,问封伦道。
“大元帅如此说,是折杀了下官了。”苏威忙走近前来双手扶起杨广,和他并肩联袂步入长亭坐下,手指随行的人群当中向杨广说道,“王爷请看,数月前朝廷派往高句丽出使的祠部郎中封伦也在东都恭候王爷多日了,因虞孝仁此前带来王爷的将令有言,命出使高句丽使臣就在东都候着,待见过王爷后再回京见驾,是以下官本日带他一同接王爷来了。”
且不说南陈帝都建康的附马府中,许德言和乐昌公主陈长乐以破镜作为相互信守承诺,永不相负的信物,商定今后破镜重圆,忠贞不渝,回过甚来再说杨广。
遵循高颖的建言,为尽快赶赴前敌统军上任,杨广不等虞孝仁出京迎回数月前奉旨出使高句丽的使节及焦二一行,即带领晋王府五百骠骑,盛陈兵马大元帅之威仪,在长安城外的灞桥驿告别了父皇杨坚,一起浩浩大荡地向东而来。
杨广接到此信,只带了刘方、鲜于罗等几名近卫,会同张衡等人,纵马出列,率先赶来与苏威见面。远远地瞥见苏威等东都官员的身影之时,杨广即翻身上马,徒步来至长亭近前,冲苏威抱拳见礼道:“门生何敢劳教员亲身出城驱逐,在此向教员赔罪了。”
苏威恍然觉悟过来,忙借口需率一众东都官员先行返回城内为杨广设席洗尘,向杨告白辞走了。本来熙熙攘攘的长亭当中半晌之间只留下了杨广一行和封伦本人。
及至出了潼关,走至东都洛阳四周,忽听火线来报,称门下纳言苏威带领东都文武官员出城五十里,前来驱逐杨广一行。
鉴于前次北境虽有动静称是高句丽王高汤派人暗中联络东突厥,欲与其联手举兵朋分契丹的牧场,而在那以后,倒是东突厥双方面举兵东侵,且被打得大败而归,沙钵略可汗摄图也在那一役中身中数箭,终至不治而亡,可率先挑起事端的高句丽实际上一兵一卒未发,故而隋朝手中也没有确实的证据指证高句丽欲在北境为非生乱,以是封伦此次出使高句丽,虽没能押送高连升回朝,但获得高汤质子加贡的承诺,也还算是美满、顺利。
苏威话音方落,杨广已见从随行的东都众官员当中闪身走出一名烦复脸盘,白净面皮的年青官员,上前冲他躬身见礼道:“下官封伦奉旨出使高句丽还朝,奉将令在此恭候王爷。”
“回禀殿下。下官等此次奉旨出使高句丽,不慎被高汤所蒙骗,整整在其都城长安当中白白等了一月不足,厥后还是殿下府中那位焦将军密访暗查,才获得切当的动静,高连升早就被高汤放出国去了,最有能够的去处是返回了南陈。”封伦不敢有涓滴坦白,照实向杨广作着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