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三郎嘛,今后尚公主做大楚驸马。
宣平帝也没让世人猜多久,很快就说道:“平国公是世袭的爵位。朕再赏贺祈一个定国公的爵位,今后可传给次子。”
得,皇上都这么说了,也别鄙吝了。
“辛苦岳父了。”贺祈笑着伸谢。
众臣很有默契,没人多嘴问一个罪臣之子如何会呈现在前锋营里。
众臣一听这话音,内心各自揣摩圣意。
贺祈点点头应了。
两个月后,中军主将营帐。
众臣皆是一惊。
贺祈是军中主将,官职无可再升。吏部尚书进言,犒赏千两黄金万亩良田。
郑清淮是前锋营里的一个总旗,他领着一百人冲锋陷阵,非常悍勇。累计斩首二十余级,还杀了一个鞑靼部落里的中等武将。
梁皇后立即小声嘀咕:“皇上,这定国公的爵位必然要传给次子吗?就不能传给三郎吗?”
按军功折算,郑清淮能够升两级。
那是当然了。
卫国公也笑了,用力拍了拍平国公的肩膀:“你生了个好儿子!”
平国公心中欢畅,面上总得装装模样:“皇上如此厚赏,贺家高低受之有愧。”
阿圆今后秉承平国公爵位,阿满能够秉承定国公的爵位。一门两国公,这但是前所未有的光荣。
梁皇后抿唇一笑,想了想又道:“三郎今后做驸马,少不得繁华出息。定国公的爵位,给阿满也罢。”
卫国公反射性地说道:“皇上,如此恩宠,是不是过分了。”
斩杀鞑靼可汗,确切是无可争议的军功。皇上铁了心要厚赏,谁也拦不住。当然,也没来由拦就是了。
程望在虎帐里整日繁忙,一天睡不敷三个时候,一双眼睛里尽是血丝。闻谈笑道:“你既是好了,就打发人送信给锦容说一声,也让他们母子四个放心。”
散朝后,卫国公亲身去了一趟平国公府,将皇上所言奉告平国公。
卫国公靖国公等人商讨一番,将郑清淮升做六品校尉。
宣平帝看到郑清淮的名字,非常欣喜:“郑清淮在宫中当差的时候,表示平平,算不得如何出众。到了边军里冲锋兵戈,表示倒是非常英勇。”
……
卫国公身为兵部尚书,此事他最有资格进言。
宣平帝莞尔一笑,调侃道:“你倒是向着将来半子。”
当日贺祈失血颇多,连着喝了两个月的补汤,俊脸还是有些惨白。
靖国公笑着领命。
靖国公再次拱手领命,内心悄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