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 第4章 三分天下
明显,如果由荀彧领衔提出封公建国的议案,较之董昭等人,分量要重很多,身份也合适很多。
这时,一个名叫张松的人便为他出运营策,建议他请刘备去打张鲁。张松说,刘豫州跟将军是一家子,跟曹操是死仇家。有刘豫州在汉中,曹操来了也不怕。
这是典范的合用主义。但是以东吴之强大、保存之艰巨,恐怕也只能如此。要孙权为抱负而献身,那是办不到的,何况他本来就没有抱负。
气愤是必定的。不但因为荆州,还因为益州。
闲谈是鲁肃要求的。或许,鲁肃但愿通过交际路子处理题目,尽能够地制止战役。是以他提出,闲谈时两军相距百步,只请两边的将军带着佩刀在阵前相见。这就是汗青上驰名的“单刀赴会”。
但是不管如何,刘备都没法接管这统统。固然他并没有当即为关羽报仇,也没有给关羽封号,但孙权在背后插的这一刀,他永久不会健忘。[36]
曹操的预感完整精确。关羽踌躇,孙权不踌躇。实际上一起扮作贩子的吕蒙军,这时已经进入江陵和公安。吕蒙束缚军队,严明军纪,存恤百姓,封存库藏,宠遇关羽的将士家眷,大做安抚事情,很快就稳定结局势。
这年夏天,刘备霸占雒城(雒读如洛,在今四川广汉北),与诸葛亮、张飞、赵云会师,进围成都。这时,马超也带兵前来投奔,刘璋已成瓮中之鳖。
这台好戏的总导演是吕蒙。[26]
因而刘璋仰天长叹说: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对群众无恩无德,现在又害得百姓吃了三年战役之苦,于心何忍啊!便翻开城门,向刘备投降。[10]
建安十八年(213)蒲月,刘备从涪城向成都进军。第二年蒲月,刘备命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军入蜀,分兵多路,攻城略地。
刘备不是来打张鲁,而是来夺益州的。是以,他走到涪城(刘璋地盘)与阳平关(张鲁地盘)之间的葭萌(葭读如加,今四川广元)就停了下来,然后广树恩德,拉拢民气,等候机遇。
但是这对于周瑜,却无异于与虎谋皮。江陵是周瑜花了一年工夫才打下来的,岂能拱手让人?是以,周瑜不但分歧意,还暗害干掉刘备。
孙权却笑不起来。
本来一无统统的刘备,是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他占有了现在湖南境内的江南四郡,以及现在湖北境内南郡的一半。因而,刘备一方面保存豫州牧的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则一本端庄地做起了荆州牧。
实际上初战得胜的关羽也力不从心。他很清楚,要对于曹仁和徐晃,拿下襄阳和樊城,没有充足的兵力是绝对不可的。但从火线调兵,南郡就会衰弱;如不调兵,则火线又会吃紧。关羽摆布难堪。
他信赖的政治哲学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关羽公然被骗,他感觉东吴真是越来越差:周瑜是短折鬼,鲁肃是和事佬,吕蒙是病秧子,陆逊是书白痴。看来孙权这边不敷为虑,因而慢慢将军队调往樊城。
不过,关羽败得如此之快,却出乎统统人的料想,就连曹操和孙权也未曾推测。这也是刘备他们为甚么听凭关羽孤军奋战,却迟迟不去救济的启事。当然,刘备也想不到孙权和曹操已经暗中勾搭,吕蒙和陆逊竟然会两路出兵偷袭南郡,并且迅雷不及掩耳。[35]
建安十六年(211)春,曹操为了逼反马超和韩遂,扬言要西征张鲁。张鲁在汉中,马超和韩遂在关中。进犯张鲁,必经马超和韩遂的防地。这就逼得两人揭竿而起公开反曹,曹操也就师出驰名地灭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