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连城底子不是甚么搞修建工程的包工头,而是个文物估客。平时两人在偏僻乡村走家串户,以极低的代价,淘取有代价的古玩旧货。只是干这行本来就捡漏,七分靠运气,两分靠眼力,还得一分靠力量。辛苦不说,也挣不了几个钱。并且现在乡村里的人也学聪明了,晓得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值钱,也不肯意随随便便卖出去。两人买卖越来越难做,因而决定转行。
他本是北方某闻名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本年才刚毕业,刚好赶上了毕业就是赋闲的头班车。
但上面的署名却把李游唬住了好一阵子。作者是李诫。
[本章字数:2803 最新更新时候:2015-02-26 22:20:06.0]
这里的中介所还真黑,事情还没下落,起首就要交200元的中介费。他身上连50块都拿不出来,就别说200了。如果身上另有点余钱,还至于到中介所找事情?花点时候,随便找家修建公司,事情还不是手到擒来?
忽悠的时候,两人说是搞修建的,需求找个专业点的人才,这恰是李游学的专业,大喜之下,李游当即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份事情。
虽说事情不包分派,但毕竟大门生还不是厥后那样众多的通衢货,像他这类术业有专攻的毕业生,只要不好高骛远,要找一份事情还是相对简朴的。
因而两人到了鹏城,把比来收到的货色脱手,趁便买了设备,筹办归去“升棺发财”了。
这期间的通信也不如厥后那么发财,李游故乡那边就是遥远乡村,想打个电话回家求救不实际。找同窗朋友帮手就更扯淡了,都是刚毕业找事情,哪个能顾及到他啊。
谎话老是轻易拆穿的。
李游当场就傻了。
初得知两人身份的时候,李游非常懊丧。身上的钱和证件被偷已经够不利了,想不到人也被两个家伙给拐到这山旮旯里来了。两人把真相跟他一说,两手一摊,让李游挑选,是跟他们一起往这黑路往下走,还是丢下他们,本身沿路归去。只要包管不去揭露他们就行。
回想这几天里所产生的事情,李游恍若梦中,统统都是那么的不实在。
这个名字别人或许会有些陌生,但对于那些学土木修建的人,却不成能不熟谙。北宋期间的修建大师。编撰了一部《营建法度》,在修建史上但是留下过一笔浓厚笔墨的人物。
事已至此,李游也只得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设法,没踌躇多久承诺入伙。莫连城也甚是利落,也不提给李游发薪水多少的话,伸出了四根手指,对李游说:“小游啊,哥也不亏你,挖出宝贝卖钱后,一样分你三成……”
看着面前这两个活宝,李游有些哭笑不得。几天之前,他底子就没有想到本身竟然会沦落到和两个盗墓贼合股盗墓去。
1996年8月。
但话说返来,固然黉舍未曾教过风水地理之类的官方杂学,但平时特投缘的老传授却精通此道,李游从他那边倒是学了一点外相。平时无事,李游常常会拎上瓶白酒和一包花生米找他闲谈海侃。常常酒到酣处,便摆起龙门阵,跟李游说一些年青时候走南闯北时所听闻到的奇闻诡事,三教九流。
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发明买完车票的几十块零钱还在身上,李游终究吁了一口气。省吃俭用,这一两天是不消担忧肚子的题目。只要这一两天以内能够找获得事情,面前的难关就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