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家世四代孙玄清所创。据《玄门必读》等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隐士。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隐士(或谓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削发,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予授以起落天门运筹之法(内丹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很有成绩。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卒于降庆三年(1569),寿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传承与活动环境未见记录。
金鼓洞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派第九代周太朗开启。传播中间在杭州金鼓洞。据《金盖心灯》和《金鼓洞志》载:周太朗(1628—1711),字元真,号明阳,江苏震泽(今吴县)人。父殁,舍俗削发。初礼龙家世八代孙守一(号玉阳),继礼黄守元(号赤阳)为师,嗣为龙家世九代。后游东南,于康熙三年(1664)来杭州。康熙五年(1666)结茅于西湖栖霞岭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后之鹤林道院。因而参玄访道者云集。前后传弟子戴清源(号初阳)、高清昱(字东篱)、方清复(号凝阳)、谢清涵(号宾阳)、金清来(号静灵)、孟清晃(号逸阳)、许清阳等。闵一得云:“当时从师(指周太朗)者,千不足人。闻之轻云子(指沈一炳)曰:全真一派,东华而下,盛自重阳(王囗),历传丘(处机)、赵(道坚)、陈(通微)、周(玄朴)祖,周传张(静定)、赵(真嵩)、王(常月)、黄(守元),……逮我明阳子周状师出,祖道南行。”与诸师“赓扬唱和。玄风庆会,自元而降,殆无有过之者。”(《金盖心灯》卷三《周明阳状师传》)表白龙门派南传后,以周太朗期间为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露台山,另开桐柏宫支派。其他住山弟子持续在金鼓山传衍。戴清源传第十一代骆一中(字圣哲),骆传第十二代蔡阳善(字天一),蔡传第十三代戴北庄(派名戴来某),戴传张复纯。时当清道光年间。
桐柏宫派: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家世十代高清昱初创。以浙江露台山桐柏宫(崇道观)为传播中间。据《金盖心灯》卷四《高东篱宗师传》:高清昱,字东篱,本籍山东宁海州(治牟平),借居长白。宿学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七十五,始由台湾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师事金鼓洞派初创者周太朗(号明阳),嗣为龙家世十代弟子。周授以《南华》、《品德》、《参同》、《悟真》、《华严》、赵注《大学》、《中庸》及《心经》等。居金鼓洞鹤林道院四十余年,从游者众。雍正十三年(1735),出主露台桐柏山崇道观讲席,后启桐柏宫支派。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著有《台湾民风考》三卷。高清昱传弟子沈一炳(号轻云)、方必然(字熔阳)、闵一得(号懒云),为龙家世十一代。沈一炳传弟子陈阳复(字云樵)、周阳本(字梯霞)、费阳得(字赤忱),为龙家世十二代。他们又多开启更小的支派。陈复阳开启余杭南湖三元宫支派,门下有阮来宗、杨来逸、钱来玉、鲍来金等;周阳本开启余杭宝穴半持庵支派;费阳得开启归安(吴县)射村野蛮院支派。方必然下传弟子十二代顾阳昆(字苍州),顾传十三代王来真(号峄阳),开启姑苏裴嫁桥斗母宫支派。闵一得下传弟子也很多,其徒孙辈王来因等又宗祖他开启觉云支派。他本人学综三教,著作甚丰,是清朝少有的闻名道讲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