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最奇特的,更令人费解的是,这黄阿丑竟然还提出一个甚么三不嫁的前提,就是嫁时,不坐肩舆,不骑马,不坐船。”
“人家黄家如何说也是王谢望族,结婚这么大的事,你让人新娘子骑驴骑牛的,这像话吗?”徐元直说。
转返来再说诸葛亮,颠末十几天的不竭尽力,他们终究做出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这车可真是标致,前面的坐位铺的都是皋比,两边扶手是貂皮,放脚的处所垫的是大红毯子,车棚顶是大红绸缎,珍珠挂帘。车把手是真金打造,其他处所则是镀金措置,为了适应不平的路面,诸葛亮还做了防震装配,可谓喜庆豪华标致又合用。
黄月英的这三不嫁的前提也不晓得谁给说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的确跟瘟疫一样,一下子就传开了。襄阳一带的百姓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感觉这事挺新奇,茶余饭后都在群情此事。
“孔明,你有甚么好设法,快说来听听!”徐元直问道。
诸葛亮心想,在我们阿谁年代,妇孺皆知的事也就你们这些前人才会有那么夸大的反应,看来此人只要具有了超期间的远见,那就会被人奉为神一样的存在!
“来,你们也来尝尝,我教你们如何骑车。”诸葛亮说。
诸葛亮也在想,这里是当代,没有汽车摩托车,也没有自行车。对啊,自行车,我如何早没有想到这个!它不像汽车摩托车这么庞大,只要我用心回想和实验,必定能画出个草图,然后做出来。
“我看你们也别抢了,我们还是用老体例,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第一个骑好了!”诸葛亮说。
“好,待我骑上一试,那你们且看好咯!”诸葛亮说着就上了自行车,两脚一蹬,咕噜咕噜地这车就走起来了,在这院子里来回转了那么几圈。
“你那都甚么脑筋啊,这都被你想得出来!”徐元直说。
“我看骑马不可,干脆骑驴骑牛得了!”崔州平说。
诸葛亮听了以后也是一皱眉头,真是功德多磨啊!没想到统统都筹办得差未几的时候,黄月英俄然又出了这么一道困难来,当代的交通东西不是坐肩舆骑马坐船坐马车,那就只要11路了。这可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