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这边反应最快,顿时给出了反应。三国要不要帮手?宋国能够帮手,不要地盘,不要人丁,就当三国雇佣几方的妙手,遵循无忧城的价码给金币就行。妙手要多少有多少,如何?
唐国夏国和冯国这是有着天子的圣旨,名正言顺的兼并地盘,本身如果脱手,名不正言不顺,恐怕还得要承担被三国围攻的结果,不值得。
当然,这气愤是针对自家派出去的阿谁草包的,接下来才是对三国的气愤。
至此,除了班师宫在千绝地内里的那批扶植营地的妙手,班师宫再没有甚么残存的力量,偌大的地盘也完整的被三国节制。
班师国的军队根基上都是三重境以下的修士构成,在各国妙手的眼中,底子就不值一提,只要将领队的将军军官们干掉,几个妙手就能节制几千人,底子就没有他们脱手的机遇。
一战之下,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周遭千里的班师国就全部的被各国的妙手拿下。然后三国的妙手先节制各地的官府,渐渐的规复次序,搜刮府库,措置俘虏。至于五国的雇佣兵妙手们,则不情不肯的先分开,等着三国以后托付酬谢和抚恤。
十天以内,五国差未几又冲进班师国两千多名靠近三千的妙手,全都是五重境以上的。这么多的妙手,的确能够说势如破竹,一起上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的,没几天的时候就杀到了班师国的都城。
第三百九十四章 灭国(下)
三国已经和其他五国说好,千绝地里的那批妙手,能够交给五国措置。他们乐意杀就杀,乐意收伏就收伏,总不能五国出了力甚么都没拿到。乃至于连班师国的阿谁营地,都能够交给五国措置,至于他们如何朋分,如何赛过那些妙手,那就是五国本身的事情。
但班师国的这件事也让各方看到了机遇。本来大师不是没有机遇再次拓展地盘,只要有机遇,给某个不扎眼的家伙扣上一个不敬天子的罪名,便能够名正言顺的朋分对方,这是功德啊!
当然,这气愤也只能在本身的王宫当中表达,哪怕再气愤,接到这三封国书以后,五国就晓得,现在想要插手班师宫,已经没有机遇了。
不是大师都不把天子放在眼中的吗?如何我们的人出去了,你们的人就留下了?说好的共进退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