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以个人军群总司令的身份,第一次直接管到希特勒的批示,这也使古德里安对于其最高统帅权的履行有了第一次真正的经历。
究竟胜于雄辩,古德里安的切身经历足以申明统统――
以是他活泼的心灵对统统足以勾起胡想的目标都感兴趣,如许同时寻求几个目标,并且常常在疆场上间隔极远,遂使德军的气力耗损殆尽。他完整未曾体味下述的根基规律――在重点上的兵力决不嫌强大,为了获得决定性的目标,乃至于应不吝捐躯比较不首要的方面,或是不吝接管相称的冒险。以是在1942年和1943年的守势中,他都不能倾尽力以求胜利。同时当环境逆转时,也不肯意采纳任何告急的挽救办法。
概括言之,他所贫乏的就是以经历为根本的军事才气,这是他的“直觉”所不能代替的。
他在敦刻尔克城外停止装甲兵的进步,当然是犯了一个致命的大弊端,但是在当时,局外认却很难认清这一点,因为从滩头上所留下来的设备数量看来,足以使任何人都很难认清英国人撤运其军队过海的事情会有那样大的胜利。
希特勒对于一个战术机遇当然非常敏觉,能够敏捷抓住机遇,但他却贫乏才气不能够决定某种作战打算的先决前提和实际能够性。他不能体味一个作战的目标和最后限度,必必要与时候和兵力成反比例,至于补给的能够性更是不在话下。他也不会认清任何长途的守势作战,其所需求的兵力必须逐步增大,远超越原始突击时所需求的。在1942年夏季守势的打算与履行中都很较着地表示出上述缺点。另一个例证就是他在1942年春季中对古德里安所说的话,他但愿用一个摩托化的个人军群从高加索一向进入近东和印度。
别的,因为希特勒对于统统技术题目都深感兴趣,成果遂使他对于技术资本的首要性不免估计太高。在必必要用大量军队才气有胜利但愿的环境中,他却信赖少数的突击炮或新式的虎型坦克即足以对付。
在政治方面也和军事方面一样,希特勒对于何者为能够达到的,何者为不成以达到的,完整贫乏一种判定力。在1939年的春季中,固然他看不起法国的抵当力,但他最早却未曾认清一个有精确打算的德军守势,即足以有获得决定性胜利的能够性。但是当他实际胜利以后,因为前提窜改了,因而他又错过了更好的机遇。在每一种环境中,他所贫乏的就是在计谋和大战术范畴中的真正练习。
【第四更,稍后五更,求保藏,求保举,求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