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澜再聪慧,如何识得这些情面油滑,叶文心倒叹一声有志气,沉吟得会道:“那就送一碗圆子去,元宵不差这个,总你的情意。”
叶文澜浑然不在乎,看着这两只小东西,像登山似的爬他的腿,尾巴一剪身子一扑,扑他胸前璎珞上的流苏。
到了上元节,走桥摸钉猜灯谜,这两日都没宵禁,从入夜走到天亮,几条街上挤挤挨挨都是人,小厮说完了,第二日就送了一个纸糊灯笼来,上头画了几根翠竹,细心着拎过来,道:“这是我们少爷自家做了,光是削竹骨就费了一天工夫呢。”
叶文心却有些心不在焉,把那观音兜拿在手里看了好久,玉絮还先把那一件洋线番丝的鹤氅取出来,恰好配这个观音兜,抖落开挂起来拿香熏过:“二姑姑真是个可儿意的。”
石桂接了食盒子,走到门边还叫玉絮喊住了:“你可晓得话该如何说?”
叶文澜这里有甚么,宋勉那边多少也送些去,哪晓得宋勉是个不肯受人惠的人,在宋家住得几日,还回学里去了。
初九到十四,几天工夫采集了一小箱子,吃的玩的解闷的,日日都不落空,宋荫堂的小厮认门极熟,院里的丫头姐姐mm叫了个遍,奉告她们贩子有很多玩物,年里是金陵城最热烈的时候。
“别个是见贤思齐,你这算是见勤而自省也倒是功德,再不消功,你比我的丫头还不如了。”这么一来倒提示了叶文心,弟弟跟人家一个院里住着,总要送些东西去。
宋勉在宋家眼里就是个穷亲戚,也就读书上头有些天份,也得看考不考得出来,冯嬷嬷就近照顾着叶文澜,也没拿这个堂少爷当一回事,可同一屋檐下,那便处得好些。
元宵灯节这一天,叶文澜叶文心姐弟两个穿戴大衣裳,都是上红下黑,叶文心还头一回簪起了金钗挂了七宝璎珞,她自来清雅出尘,穿红戴金反倒显得身材太弱,簪金带宝,午间就在屋里摆了宴,跟弟弟两个吃元宵。
石桂笑盈盈:“是小少爷送了来给堂少爷的,请堂少爷尝尝扬州的技术。”既是父母双亡,也就说不上甚么团团聚圆的话了。
玉絮看她皱眉,内心了然,如果半分意义也无,那也不会皱眉了,她怕触怒了叶文心,正色应得一声,叶文心微微叹出口气来:“今儿你给我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