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给陈娘子也磕了个头,这时候不软甚么时候软,她自个儿想按指模的,陈娘子却不肯:“乖乖,这个买卖可作不得,哪有当丫头签长契的,你才几岁大,一半儿养着你,好轻易能做活了,倒要放出去的了,谁肯做如许的亏蚀买卖。”
石桂只当听不见,把自个儿碗里的粥捞出干的来,搅在喜子碗里,这一年他生生瘦下去,本来白胖胖的脸颊都凹了出来,家里的大黑牛卖了,攒着钱想到春季换一只小羊崽子,喂大了也能换钱。
打蝗的时候石头从房顶上摔下来,伤了腰腿,看不了大夫,就贴着膏药,一夏季了还没好,石桂替他拿热毛巾敷,才端了木盆到门边,就闻声里头长叹短叹,秋娘一声声的哭。
石桂怔住了,她晓得村里有人打是非工,十年八年是长工,三月蒲月是长工,却没想丫头的算法不一样,她张了几次口没能吐出一个字来,把心一横咬牙道:“就签死契。”
地里留下这点粮食不轻易,哪晓得干旱还没过,蝗灾又来了,遮天蔽日的飞过来,见着东西就啃,地里的麦子已经结穗了,叫啃了个精光。
石桂咬了唇:“我免得。”再不好过也得过,面前这坎过不下去,秋娘也快支撑不住了,家一倒
半夜鲤鱼来上滩。
天上不落雨,河里土开裂,到得秋末,能啃的都啃完了,庄稼也有救下一点来,来的时候跟走的时候一样,跳了屋顶畴昔,一日一夜走的干清干净,偶尔有一两只还在跳的,捉着叫拆了翅膀活活烧死。
家里的破瓮儿见了底,请不起大夫就先买了膏药贴着,这个那里得用,伤了一个劳力,一个女人要如何支撑家里,秋娘愁的合不上眼,偏这当口上,喜子又病了。
点不起蜡烛油灯,大人出去打蝗捉蝗了,家里就只要石桂带着喜子,喜子才四岁大,这两天嗓子也哭哑了,就挨在石桂身上,姐弟两个缩在墙角。
她惯常走的就是这几个村,这天景除了卖儿卖女,另有甚么旁的活法,她的小车一停,就先去找了白婆子,说要买上几个小女人。
窗户上有破洞的,那些虫子就直往铜里钻,点了火也没用,又怕烧着屋子,拿家里盖锅子用的木盖子钉在窗上挡住。
等人都走尽了,石桂才从门外头闪出去,白大娘见着是她脸上松一松:“是桂花啊。”说着给她倒了一杯水,觑着无人,还从屋里拿了一角糖出来。
八月里桂花香的时候捡到她的,抱返来就叫她桂花,给她喂粥汤吃,还把女儿小时候的衣裳拿了给她穿,一点点的孩子不哭不闹,转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眨巴着看她。
白大娘眼圈都红了,看她一小我上门就晓得家里且不知,摸了她的头:“桂花啊,晓得你孝敬,可这外头再不比村庄里,卖出去那很多,就返来一个刘家的,日子不好过。”
这些事少有人提,村里人刻薄,可石桂却晓得的清清楚楚,她还记得她睡在田埂里,闻声白大娘说话,上辈子还在脑里纷繁转转,一语落地似如梦初醒,扯着嗓子哭起来。
“大娘,我想好了,不签死契,就签活契,我签十年。”村里头少有买卖人的,可既有就能探听出来,有签三年的那是长工,签五年十年的才是长工,当丫头的,短了别个也不要她,八年十年,给的钱不比卖断了的多,可有了这些钱就能挨过来。
这糖就是陈娘子带来的,白大娘跟陈娘子有亲,弯了十七八个弯的亲戚,可却还是是亲戚,到了兰溪村总要给她捎上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