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叶文澜都闻着香来了,叶文心却把那纸儿揉了,推了他吃烧肉去,玄月吃得满嘴是油,石桂去厨房取了烘薄饼,把兔肉撕下来夹着吃,肥的瘦的夹在一处卷在饼子里吃,六出直嚷着肚里撑得慌。
做好的衣裳还得晒,石桂就把衣裳挂在院子时里头,手上还在做活计,太阳晒得一面发烫了就去翻个面,叶文心临窗抱动手炉子,看得怔住了。
到底还是请了婆子来帮手,于婆子的那一身石桂便不亲手做了,吃紧赶制出来,光是衣裳拿潮兰布包了就有两大包。
玫瑰紫的给了大丫头,海棠红的就给几个小丫头,当作是年节里头的新衣,一人总有五尺,做一身袄子都够了,冯嬷嬷却道:“这个给你们做比甲穿,到年里另有新衣发。”
秋娘的是一身红衣裙,喜子的也是一样红衣黑裤,他快六岁了,该有件划一衣裳,只这鞋子倒是难做,石桂分开家的时候,身边带了两条绳索,是按着秋娘跟石头的脚剪下来的,这两段麻绳搁在承担底下,山长水远的带出来,得闲就做上一段。
秋娘那双冬鞋的云头绣了牡丹团花,喜子的小背包上绣的是岁寒三友,连石头爹的护腰上都绣了承平快意。
琼瑛晓得叶文敬爱听这个,笑着凑趣道:“光听你说都馋起来了,要么今儿女人作主,赏我们吃烧兔肉?”
于婆子无有不要的,有了花领子,还想要毛鞋子,如果动道好,这会儿能套上三五只,如果运气不好,就全归了于婆子,秋娘万不会在这头跟她相争。
一面做一面又想起在兰溪村的日子来,年年到了这会儿都是上山猎兔子的好时候,石头爹人未几话,干活倒是一把妙手,会设套捕兔子,皮剥下来拿出去卖,肉便留下来自家吃。秋娘做的冬笋
倒先开了箱子,把里头的衣裳料子取出来,珍珠冠儿金刚石花钿,除了这些打好的金饰,另有原石,这个便是预备着给她送人的,便是出嫁的女人也没有一气儿备下这很多的。
石桂花了一天工夫才把两只袖子做出来,那婆子笑道:“一件棉衣也不值几个钱,何必非自家做,拿了料子今后巷子一送,破钞几个人为罢了。”
小屋里头摆了两个棉花包,石桂没做过棉衣,这会儿又没有孙婆子在,打了一角酒,请门上的婆子吃喝一回,婆子替她把棉花分了,又奉告棉衣得一个袖子一个袖子的塞,塞得满了,套在身上试一试。
烧兔肉,想起来都叫人流口水。
石桂晓得她这是成心如许说的,应得格外清脆,内心有许很多多想说的话,想让秋娘别这么辛苦,想问问石头爹跑船艰苦不艰苦,最要紧的就是弟弟读没读书。
本来也是碰运气的事,可看着石桂做了这很多,倒有些不落忍了,石桂却点头笑道:“我跟我娘都商定好了,她必会去取的。”
她这手上的工夫,几个丫头都未曾见过,见她放开布,拿□□便条画出模样来剪裁,倒都称奇,这个年纪就能裁衣,如何也是可贵的。
琼瑛往外一张望笑起来:“更加没个端方了,女人还要看景呢,她倒在竹子上头晒起衣裳来。”说着就要走出去让石桂把东西收起来。
叶文心屋里头摆得满满铛铛,毛料子出去了做大衣裳,光彩锦缎五色宝石,放开来扎人的眼,一匣珠子一匣宝石,叶文心看过一回,顺手指了两匹缎子:“这个赐给你们做衣裳穿。”
那婆子便笑得讪讪的,这话可不好接口,石桂剪裁,她帮着分棉花,这是新棉花,又软又暖,石桂家里穷的时候也没穿过芦花衣,秋娘把她裹在旧棉衣里放在床头上,斗室子里头也还是冻得人骨头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