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靳凤伦到景康帝那去告,马晋也不怕,毕竟他写的都是有迹可循,只是有些吹毛求疵罢了,但也证明他事情当真嘛。
简朴清算仪容后,由皇城司带路,百官向乾坤殿进发,过了两道宫门,就是马晋地点的龙华桥。
马晋刷刷刷在折子上写了一笔,左都御史蔡阳,面庞庄严,举止端方,当为百官表率。
不过龙华桥两侧站立数百名明盔亮甲的禁军,手持兵刃,官员面庞严厉,手持笏板,拾级而上。
礼部尚书白正明、刑部尚书麦雷、新任工部尚书夏海、以及马晋顶头下属左都御史蔡阳。
嗯,先迈右脚…
嗯,仿佛……
你还别说马晋小题大做,殿中侍御史监察朝仪就这么严格,在上朝期间官员如有咳嗽、吐痰、揉鼻子、等不当行动,乃至是行动不慎重,都会被记下来。
……
以后百官连续上桥,一品走完了,二品上,马晋一向在中间看着,除了写了蔡阳一笔外,其他官员只笔不动。
咦,这厮左边的袖子有个褶皱……
………
记下来,工部右侍郎靳凤伦,贱污朝服,有鄙视朝廷严肃之嫌。
除了这些官员,马晋还发明颜易、颜锦等皇子也身穿蟒袍,未列此中。
马晋也是如此,其别人十足放过,但只靳凤伦一人,他比规定严格十倍。
时候也差未几了,马晋清算表情,带着邓宝肃立龙华桥桥前,等待百官进宫上朝。
工部右侍郎靳凤伦,上朝期间东张西望。甚为失礼……
桥下是宫城内河,直通内里的护城河,桥两侧另有禁军保卫,分开一丈而立,看到马晋他们过来,这些禁军本能的握紧兵刃,挺胸昂首。
记下来,工部右侍郎靳凤伦,衣冠不整,有失面子。
内阁阁老,建极殿大学士萧然领头,吏部尚书闻质、户部尚书钱吉、兵部尚书萧赫紧随厥后。
马晋在左,邓宝在右,双目如刀盯着渐渐过来的大乾百官。
……
……
看管龙华桥的禁军首级是个都尉,四十高低,面露严厉,马晋和他见过礼,简朴聊了两句,就各自分开。
哎,仿佛流汗了,还滴到官服上了……
当然,苟庆通他们监察时也不会这么严格,只要不是太特别,他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毕竟真要这么严格履行,恐怕满朝高低,尽皆仇敌。
而卖力纠察朝仪的殿中侍御史,在这之前就得在大殿就位,以便监察百官朝仪。
一人讲得全面,一人听的当真,比及了龙华桥,马晋已经大抵摸清了这内里的套路,不说谙练把握,但也能避开雷区。
……
到了龙华桥前,百官步队停下,然后每四人一组上桥,奔乾坤殿走去,前面四人走了一丈间隔以后,第二队解缆。
这可把马晋恶心坏了,强忍住没在小本本记上给颜易一笔……
朝会端方太多,马晋新来,不免会出错,以是苟庆通先让他去龙华桥,监察百官出行,就算出了纰缪,也是小题目。
看上去确切挺有典礼感,逼格实足,并且最首要的是,便利马晋他们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