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从颜易的旨意来看,编撰馆这边的官职大多都是文职,属于品级高却并没有多大的实权的那种,听着唬人。
………
马晋如何再谢恩不谈,大殿上的群臣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包含和马晋靠近的蔡阳、邓宝等人,都忍不住暴露本身的恋慕妒忌之情。
好家伙,一个正二品,两个从二品,六个三品还是暂定,估计今后还会更多,这豪华的官员配置,的确堪比六部之一了,五寺里除了大理寺,其他四寺随便挑出一个,都得被甩出两条街。
一想到这,很多官员看向御台之上的眼神渐突变得炽热起来。
剩下有贰言的官员,此时就是想提出反对定见也为时已晚,此时这些官员的窘促地步,用一句官方老百姓的俗话描述最得当不过,那就是尿坑里的泥鳅――掀不起多大浪头了………
“之前修撰《地理志》时,马爱卿就是其总撰修官,劳苦功高且经历丰富,此番编撰《乾坤大典》,这总撰修官一职非你莫属。”
明面上,编撰馆随便一个司长都是三四品的朝廷要员不等,看似很威风,实际上其还一定有六部一个五品主事在内里吃得香………
开府建衙,并与官职授职,这哪是甚么编撰馆呢,的确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衙门,并且还是首要部分。
“嘶……”
其设衙门主官总撰修官一名,属文职,品级正二品,同时另设二个副总撰修官,品级为从二品,为副主堂官。
不过因为编撰馆各司担负修书大任,原则上,这六位理事官是要给各司司长供应后勤保障,尽力共同的,但各司司长又没有权力号令理事官,乃至必然程度上,六位理事官比大多数的司长职位品级要高。
“谢圣上隆恩,马晋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圣上恩德。”马晋忍着不适,一脸共同道。
…………
不过话又说返来,没有实权的三品也是三品,你一介五品主事再混的开,见了人家也得老诚恳实的自称下官………
百官群臣在内心方才升起这个疑问,龙椅上的颜易就直接开口解了答。
不过,此时群臣的重视力可都没在吏部的身上,他们全被颜易要给编撰馆建府立衙的话给震住了。
颜易笑眯眯的看向马晋,实在他们之前早已就此事通过气,乃至马晋还给颜易供应了很多人事定见,现在二人在百官面前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
以刚而立之年的年龄,就能同时身兼朝廷两个二品以上的要职,如此刺眼资格,历数大乾立国二百余年,这位也是头一份,怎能不让人眼红…………
中间四周的官员也对此毫无惊奇,有了之前的铺垫,谁如果还看不出这《乾坤大典》总撰修官是给马晋留的,这么多年的官也别当了。
三位正副总撰修官之下,再设三品理事官六名,职责是帮手三位总撰修官,多措置公事庶务,主管后勤方面,理事官之下,再设一些属官书吏,品级不等。
不管是名誉职位,还是朝廷赐与的资本供应和正视程度,都可谓是呈冲天火箭之势上升。
这项重担,颜易交给了吏部,他们是管人事官职的里手,最合适鼓捣这个………
………
趁着局势正旺,颜易直接点头定案,当即命内阁拟旨,勒令工部自本日起,立即在宫门外朝阳巷一带施土完工,立府建衙《乾坤大典》编撰馆。
不过,他们的快意算策画是落空了,以颜易对《乾坤大典》的正视程度,岂会让这些人胡乱插手。
百官们的设法颜易不晓得,紧接着,颜易又命新任的礼部右侍郎冷青书,也就是马晋的老火伴冷青书冷学士……嗯,人家现在是冷侍郎了,调任编撰馆副总撰修官,再次担负马晋帮手,帮手马马晋修撰《乾坤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