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曰欲望的巨石下放一块小石头,用撬棍悄悄一撬,就能迸收回足以改天换地的庞大能量。
如果申明朝有哪一点还算让柳旭感到对劲的话,那就是明朝充沛的肉食了。1613(万历四十一年),来自葡萄牙的布羽士曾德昭惊奇于大明帝国肉食的丰富,他在《大中国志》中记下“在各地,即便小村镇,都有充沛的肉食”,而来自葡萄牙的邻居西班牙的门多萨也在《中华大帝国史》里写道:“桌子中心整齐的摆着食品,有各种肉食、鸡和鱼。在其他桌子上,哪怕有二十张,他们也摆上大量各种食品,满是生的,如阉鸡、鸭、野鸭、母鸡、咸肉……腊腿,及很多别的东西。这些都摆在桌上直到宴会结束和客人分开。这时,设席仆人的奴婢清算好这些生食品,赶在客人前把它送到客人的馆舍或居处,昌大地放在那边。”
几人带着大队主子赶往县里最大的福如楼,店家早就恭候在酒楼门口,见到柳旭下车,立即阿谀道:“几位爷台端光临小店,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如果几位吃得对劲,能留下一二墨宝,那就是小的宿世修得的福分了!”
刘快意一愣,明显是没想到柳旭竟然还记取本身之前说过的话,随即,他高兴地笑了:“好,我们就是同道,就让我刘快意帮手你,看看你究竟能走多远吧!”
想到这里,柳旭哑然发笑“假定老子真窜改了汗青,后代汗青学家会不会因为争辩老子是不是因为吃肉才抗清而聚讼纷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