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在郑律劈面跪座,将乡勇的事汇报了一遍。
在他看来,李洛明显“非常懂事知礼”,他的确是赏识的。
但官府用度一贯捉襟见肘,那里有赋税用在乡勇身上?
他想不到这李洛年纪悄悄,倒是很有几分勇于任事的锐气和谙练老辣的办事本事,这恰是他目前急需的部属。
“府君谬赞,愧不敢当!”李洛正色说道。
固然高丽王为了奉承忽必烈,于两年前下达了“剃发换衣,改穿皮裘”的荒诞号令,本身也带头剃发换衣。但高丽官员儒化已久,内心鄙夷髡发左衽的胡虏丑态,大多拒不奉诏。高丽王无可何如,只能听之任之。
现在,全部宦海老气沉沉,大家对付塞责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尸位素餐的官吏比比皆是,个个妄图吃苦自擅自利,只知夸夸其谈蝇营狗苟。而勇于任事的实干官员倒是少见。
“李郎君本日面见本堂,本堂心甚慰之。”郑律不着陈迹的把“李都寨”的称呼换成“李郎君”,显的靠近很多。
李洛固然这么说,心中却腹诽不已:你郑府君没少贪污纳贿,财帛必多,你真要掏钱编练乡勇,又有何难?不过是只进不出,善财难舍罢了。
郑律抚须笑道:“现在有江华团练副使之职务,乃正八品官位。你既然故意剿匪安靖,这官职再合适你不过…”
下午,李洛不疾不缓的来到郡守衙门。他拿出一寸见方的都寨铜印,向衙门口的卫兵出示,顺利进入府衙。
说实话,如许郑律已经很对劲了。
毕竟,他们不成能像李洛那样自掏私财补助乡勇。朝廷不拨付赋税,他们如何无能?
他当然不会实话实说。只说乡勇已经靠近满员。因高丽族人不肯,用的都是中原流民。
本来,高丽官员尤爱“美风仪”,说白了就是太爱美,喜好别人夸本身标致。后代韩国整容技术独步天下,不是没有文明传统的。
之前郑律面谈过几个小官,可那几人无不是表示难以胜任,故意推让。在他们看来,编练乡勇对付征日兵役,本就是苦差,出了事还要问罪,乃危途也,君子不为。
郑律天然晓得李洛用了私财补助乡勇。不过在他看来,这是李洛年青气盛,建功心切,为了尽快获得上官和家属承认,而“舍财建功”。
李洛用心面露“难色”,沉吟道:“府君,下官听闻来岁本郡要出五千兵役征日,莫非是……”
姑息一用,已属不易。
郑律不好强行委任这个鸡肋官职。因为,对方就算接了,也不成能实心用心,毕竟处理不了题目。
郑律比四个月前清减了很多,可见这官做的并不通达。
这就是官员的好处了,随时可用公事的名义拜见上官。上官不见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