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岑兄,看来你于诗道还不甚通。你只晓得陶公诗中多酒,那是陶公常于酒后作诗之故。这写诗要酒。元好问说得好:'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有酒才有诗。至于读诗嘛,就不能要酒,而要茶。你莫非不记得陆放翁的名句:'候火亲烹顾渚茶,焚香细读《斜川集》'吗?我们现在就来烹茶谈诗吧!"左宗棠当即要张氏烹两杯好茶来。
"不是。吴南屏是岳州人,碰到他不算不测。""郭筠仙?他前向去了趟岳州。" "也不是。"
大雪湘江归卧晚,幽怀定许山妻知。
左宗棠想了想,实在想不出,笑道:"你的朋友,三教九流、天上地下的都有,我那里想得出!" "曾涤生。"兆熊悄悄地说。
"你莫曲解,我到白水洞才一个多月。上半年我到长沙,往十里香找你三次,连个影子也没见到。问问你的侄儿,他也说不准。你真是浪迹江湖,行迹不定。""上半年到匡庐转了一转,特地在浮梁给你买了一篓茶叶。真是好茶。怪不得香山白叟作诗,道是'贩子厚利轻分袂,前月浮梁买茶去'。你咀嚼咀嚼。"欧阳指了指放在书桌上阿谁用细青篾织成的小篓子。
"送茶叶给我,多多益善。泡一杯浮梁茶,读几首渊明诗,我可就是真正的隐者了。"左宗棠翻开篾篓,用鼻子嗅了嗅,"哦!不错。""你这就说错了,读陶公诗,要斟一杯白鹤液才是。"兆熊笑着说。
傍晚,长沙城内戥子桥陶第宅门前,来了一队兵士,为首的戈什哈对门房说:"相烦转告陶公子,抚台大人有一封急信给他。"门房不敢怠慢,把来人迎进客堂,献茶后,当即把信送进阁房,交给陶桄。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门房见公子呆坐不作声,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他站在一旁轻声提示说:"公子,内里等着复书哩!"陶桄仿佛惊醒过来,渐渐地说:"你去奉告他们,就说我不在家,请他们先归去。"待来人走后,陶桄当即打发财人陶恭,带着张亮基的这封信,骑一匹快马,敏捷出了湘春门,向北奔去。
"你看看,我像不像林逋?"
"好吧!就暂不付梓吧!就诗谈诗,我特别喜好《癸巳燕台杂感八首》和《二十九岁自题小像八首》,其忧国忧民之意态,苦楚悲壮之气势,足能够和老杜《秋兴八首》媲美,而其间那股愁闷不解之气,更能使诸多怀才不遇的士人引发共鸣。""曹沾写《石头记》,自题'字字看来都是血'。实在,他那些东西算得甚么!我的这些笔墨,才真恰是血和泪的固结。这本自定稿,还是这两天赋编成的。筠心是第一个读者,你是第二个。我很想听你谈谈,看你和筠心,谁真恰是我的诗中知己。""诗中知己,天然要推嫂夫人。"欧阳边说边翻开《四十自定稿》,"我刚才讲过,两个八首我最喜好,别的另有感春四首也很好。从全篇立意、用字来看,又以这两首最好。"欧阳指着《癸巳燕台杂感八首》中的第一首和第五首念了一遍: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