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齐以后群雄皆弱而卫国独强即成定局,燕国会呈现复兴之势,但也要等二十年后,现在局势时不待燕,卫峥不会等燕国强大了,秦国今此一败元气大伤,韩国现在水患四起,楚国国运早已毁灭,只要一个赵国尚不能小觑。
回到朝歌,便是论功行赏之际,魏缭马上被封为武昌君,至此卫国有两位将军爵至封君。
标兵飞马入城,直奔王宫而去。
“速传内史令,拟诏!”卫峥再无疑虑。
——
楚国君王也到了。
“恭贺我王,齐国万年——”一众齐臣面王高颂,唯丰年青的魏无忌欲语不得。
朝歌城外,一列步队垂垂映入视线,最夺目标是一面纛旗上刻录的“楚”字。
楚王是最后一个入朝歌参与合纵大谋的君王,倒也不是楚顷襄王摆架子,他哪敢摆架子,只不过是路途过于悠远罢了,从长沙一起水陆颠沛,客行数千里终究来到了中原。
……
“还未曾合纵伐齐我军便首挫齐军,武安君这场败仗打的及时啊。如此来看此乃天顾我也,我王合纵,势不成挡,天意所向啊。”居辛笑道。
王座之上的齐湣王回声而起,目光如炬凝睇着殿中的来报者:“你,再说一遍!”
“睢阳已破,宋国已灭!”那标兵再次说道。
“报——”
这一刻,饶是年近五十的卫峥也心身扫荡,心旷神怡。
“卿展转反侧,离齐入燕,复而返齐,沥血二十多年布局,终如愿灭宋……”卫峥仰天长啸,很久,终究忍不住,带着沙哑的声音笑了。
……
这四国君主一个比一个年青,他们的父辈与卫峥平辈,但都死了,楚怀王死了,赵武灵王死了,给本身牵马的老韩王也死了,曾经五国相王的燕王易更是死了快二十年了。
“报——”
四国之君没一个情愿来找个,但是能不来?敢不来吗?
大殿左边别离坐着的便是燕王与楚王,楚王身后站着的便是昭雎,而燕国这边就成心机了,燕昭王身后站着的一名文士便是邹衍,阴阳家一派的祖师爷,别的乐毅、赵奢二人俱至,现在新旧二主共聚一堂,要说不难堪必定是不成能。
一封讨齐檄文广发天下,突然间全部天下为之倾动,西边的秦昭襄王此时现在非常解气,齐国终究要为本身的短视惹来天大祸得了,甚么叫风水轮番转?
卫峥振臂一呼,诚邀各国诸王入朝歌参议伐齐大计,起首呼应的便是韩国,韩王是第一个来到卫国的,而来到朝歌的第二个君王让卫峥非常惊奇,他原觉得是赵王,没想到是燕昭王第二个来了,足见仇恨的力量多么强大。第三个君王便是年青的赵王何,赵国方才经历一场动乱,不敢在这个时候获咎卫国也没需求获咎卫国。而偏居南隅的楚国也只能随局势战战兢兢的插手此中,现在的楚国更是不敢获咎卫国,深怕此次薄了卫峥面子引来祸事。
卫峥、苏代及其居辛君臣三人转头望去,但见一带甲军士入内单膝着地:“启禀大王,武安君乘夜亲率濮阳守军反击奇袭大破齐军,田文、匡章收拢残兵崩溃,武安君举兵乘胜追击,与敌二次交兵于观泽之地再破齐军,副将孟贲斩敌将匡章首级于野,齐军残部兵败如山倒,六万齐军十不存一,田文带着最后两千残兵败逃马陵道。”
齐国,临淄。
只要西边的秦国冷眼旁观,此时的秦国纵使心不足却力不敷,秦国如如有才气出兵只会粉碎合纵,现在只能缩在关内眼睁睁的看着卫国做大,看着齐国被群起而攻。
末端,但见卫峥自王座上渐渐站起来,诸王也纷繁投来目光,他们见卫峥无声而笑,抚摩着长案悠悠然的一步一步跨下台阶来到了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