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以是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如果,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发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他杀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隽誉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或为周最谓金投曰:“秦以周最之齐疑天下,而又知赵之难子齐人战,恐齐韩之合,必先合于秦。秦、齐合,则公之国虚矣。公不若救齐,因佐秦而伐韩、魏,上党、宗子赵之有已公东收宝于秦,南取地于韩、魏,因以因徐为之东,则有合矣。”
为周最谓魏王
秦攻宜阳
周最谓石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东重于齐,西贵于秦,秦、齐合,则子常重矣。”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曰:“君不如令王听最以地合于魏,赵故必怒,合于齐。是君以合齐与强楚。吏产子君,若欲因最之事,则合齐者,君也;割地者,最也。”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前相工师藉恐客之伤已也,因令人谓周君曰:“客者,辩士也,但是以是不成者,好毁人。”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
君令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仆人’。”君乃使吏出之。
昭翦与东周恶,或谓照翦曰:“为公画阴计。”照翦曰:“何也?”“西周甚憎东周,尝欲东周与楚恶,西周必令贼贼公,因宣言东周也,以西周之与王也。”照翦曰:“善。吾又恐东周之贼己,而以轻西周恶之于楚。”遽和东周。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仆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
或为周最谓金投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昭翦与东周恶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宋君夺民时觉得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袒护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度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三国隘秦,周令其相之秦,以秦之轻也,留其行。有人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遂见秦王曰:‘请谓王听东方之处。’秦必重公。是公重周,重周以取秦也。齐重,故有周罢了取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为周最谓魏王曰:“秦知赵之难与齐战也,将恐齐、赵之合也,必阴劲之。赵不敢战,恐秦不己收也,先合于齐。秦、赵争齐,而王无人焉,不成。王不去周最,合与收齐。而以兵之急,则伐齐无因事也。”
秦发兵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楚攻雍氏
周公太子死,有五庶子,皆爱之而无适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