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当世的活动战里手,还是赵奢,阏与之战奇袭三百里,可谓古迹!
赵括道:“齐孙子贵势,长于诡诈造势,讲究机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无不如此。这一点上,与吴孙子的兵者诡道如出一辙,但又将吴孙子曾说过的示敌以弱,能而示之不能,阐扬到了极致。”
赵括遍读《齐孙子》后,感慨道:“可惜齐孙子发起对燕国的攻心之计,齐宣王并未放在心上,匡章占据燕国后取子之,醢之,又杀燕王哙,燕国几近灭亡。可匡章却不能束缚齐人,士卒凌辱百姓,燕人不满,群起而攻之。加上秦、赵、宋结合救燕,齐国便只能撤兵,此事以后,齐国与燕国就结下了死仇。”
赵括道:“吴孙子说到作战时,讲究避实击虚,固然也有诡道,但仍以两军对垒阵战为主。可到了齐孙子这里,却发起要批亢捣虚,必攻不守!”
作为田忌的智囊,孙膑看出这对将相的冲突已经没法弥合,马陵之战杀死庞涓,立下不世之功后,孙膑便直接建议田忌保存武装,领受沿途齐国关隘,以轻车战马直冲齐王宫雍门!如此,齐国的大权便能够由田忌节制,废立齐王、摈除邹忌,都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若不如此,则田忌必为邹忌所害!
直到齐宣王继位后,晓得田忌是被谗谄的,便将田忌召回海内官复原职,而孙膑也于此时返回齐国。可惜这对火伴已经垂老迈矣,不复当年之勇,田忌没几年就死了,孙膑也只是作为齐宣王的参谋,为他指导一些计谋上的战略。那段时候里在他弟子匡章的带领下,齐军勇猛非常,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与秦国并列东西两大强国,孙膑着力不小。
本来那在语文讲义上作为正面人物,“身长八尺不足而形貌迤逦”的邹忌当时是齐国的相邦,却一贯与大将军田忌反面。
明月却道:“如果当年齐国兼并燕国,成为两万乘大国,只怕赵国也要向其称臣,我在临淄做人质,必定住在低矮狭小的陋巷,见了人就卑躬屈膝,哪另有本日的报酬?”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乃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换了几个月前的赵括,必定会对这些话不耐烦,但经历了这一起的历练后,他也成熟了很多,便晃了晃手里的《齐孙子》:“长安君,我这不正在学么?”
明月这才恍然大悟,暗想道:“这不就是活动战实际么!”
没想到的是,次日他穿戴整齐,备好礼品后,才到城西稷门四周,却碰到了一名料想以外的熟人……
明月不解:“批亢捣虚,必攻不守,此乃何意?”
想到白起,明月不由再次心悸,他固然来自后代,见多识广,可想跟白起论兵,的确是班门弄斧,作为内行,让他长平之战里批示,估计比赵括打得还烂。
《齐孙子》,别名《孙膑兵法》,乃是齐威王、宣王时兵家孙膑的作品,那孙膑与庞涓的恩恩仇怨,后代传播甚广,不过直到来齐国后,明月才得知了孙膑的归宿。
的确,孙膑兵法比孙子兵法晚了两百年,跟着期间生长,兵器兵种、战术战法都有了进步,春秋的小范围阵战,和战国的长途奔袭不成同日而语,在浩繁战国名将兵家里,孙膑便是活动战的祖师爷。
从战例来看,匡章虽是孙膑弟子,可实在更善于打阵地战,两军对垒好久,而后寻觅对方马脚一举败敌。
与南边楚国那群力求笔墨富丽的辞赋之士分歧,此真乃学者之文也!
“恐怕与我父亲的阏与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战,该当决胜于数百里之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在肯定打击方向时,要牵涉敌军,诱使敌军变更,而后使其化优为劣,最后再出其不料,一举歼敌!齐孙子两次威胁大梁,迫使庞涓回援,又乘着魏卒疲敝轻敌之际破之,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