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居正 > 第十三回 访衰翁决心惩滑吏 弃海瑞论政远清流

我的书架

“博老有何设法,仆愿闻其详。”

“哎哟,仇人哪!”

方老夫畏葸答道:“小可不敢讲。”

“啊,博老的观点倒非常新奇。”

“传闻大仇人当了首辅,这是上天有眼,咱这贱地,如何能让仇人的贵脚来踏……”

方老爹惊得浑身一颤,不由得又靠近一步,看到张居正那一部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飘然长须,这才蓦地记起,顿时在张居正面前双膝一跪,喃喃说道:

张居正的话句句在理,杨博无从回嘴,只得长叹一声,忧戚说道:

张居正说:“偏则偏矣,但绝非捕风捉影,老百姓盼清官,把清官比作彼苍,自古皆然。但历朝历代,清官莫不寥若晨星。我大明建国洪武天子,吏治极严,当时有一个户部主事贪污了十两银子,被人告密,洪武帝下旨给他处以剥皮的极刑。但是现在呢?连一个吏都称不上的公门皂隶,办趟差也不止敲人家十两银子。客岁,郧阳一个知府调任新职,携了家属家资上路,走到襄阳住进驿站,半夜里被一个偷儿偷了一只箱笼去,这位知府不敢报案。厥后,处所捕快因另一起案子抓住阿谁偷儿。偷儿一并交代了这件事,大师才晓得那只箱笼里满登登装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便印证了那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襄阳巡按御史给那知府奏了一本,因朝中有人包庇,最后也不了了之。博老,您想一想,这些银子背面,藏了多少敲肝吸髓的贪墨劣迹。又有多少老百姓,像方老夫如许,被欺诈得家破人亡贫无立锥之地。正德嘉靖隆庆三朝差未几七十年,已经没有正儿八经地整饬吏治了,才导致本日的国库空虚宦海败北。如果再迟延下去,必定政权不保社稷倾危!这毫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究竟!此种情势之下,恰好新帝即位,仆深蒙圣恩,愧得治国之柄。此恰是革新吏治重振法纪,保我大明基业万世无虞的绝佳期间。”

“叔大,”杨博这一声喊得格外亲热,“老夫很赞美你宦海三蠹的说法,老夫年青时也说过宦海上有三多,即官痞子多,官油子多,官混子多,这三多与你的三蠹,庶几近之。但是,要想去掉三蠹,让长安道上走的官都是清官,谈何轻易,不是谈何轻易,的确是比登天揽月还要难!”

在家中吃过晚餐,张居正换了一身青衣便服,带了几名便衣马弁,与王篆各坐一乘两人小轿,未几时就到了方老夫所住的巷子口。两乘肩舆在此停了下来,王篆领着张居正来到了方老夫的杂货铺门口。

“方老爹,这是张阁老。”王篆大声提示。

张居正这一席话让杨博听得目瞪口呆,这一通闻所未闻的事理,足足让他回味咀嚼了半天,好久,他才讷讷地说:

杂货铺已经上了窗板,大门也关得严严的。一名便衣马弁上前拍门,大声问:“有人吗?”

“明天来内阁一趟值得,老夫起码弄清楚了你急实在施京察的真正动机。只是积重难返,几十年痞积的痼疾,不成能一次京察就处理得了。何况,你大事理讲得再多,在别人看来,仍然只不过是你借机整人的幌子。”

杨博想了想,就把早上陆立德去他家讲的那番话说了出来。

“看来,方老爹是不肯信赖我这个阁老。”

“真是一场好雨!”张居正伸了个懒腰,赞道。

推荐阅读: 天命大盗     八零新贵     医世神凰     无限杀业     101次试爱:影帝的天价蜜宠     重生之绝世杀神     这个凡人有点强     一曲倾城颂     他超可爱     仙之王     明星之勋     武器大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