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7. 清王朝里的怪现象
清朝是以外族入主中原,更但愿本身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别走蒙元的老路。
紫禁城是前朝后寝,以乾清门广场做分边界。前朝是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五组宫殿修建群,比较疏阔。太和殿前广场三万多平方米,能够停止大型活动,这是办公的处所。乾清门广场后边就是寝宫区,中路也是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边是御花圃,两侧是东西六宫。清朝从雍正天子开端,住在养心殿,天子平时也在养心殿办公。
乾清门广场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都是五间三开门。景运门内北侧排房为文武大臣奏事待漏之所,也叫九卿房,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宗室王公的内朝房。隆宗门内北侧排房为侍卫值房及军机处,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军机章京办公的处所。门对门五十米,一排小平房。早晨内宫一落锁,宫里只要五个男人:皇上、两个太医、两个军机章京。军机章京就在军机处值班,措置夜里来的告急军务。除了这五个男人,连成年皇子都不准进内宫,只能住在王府。如果没有封王的话,就住在北五所。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跪在地上把天子号令记下来,以奉旨、上谕的情势廷寄出去。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种“奉天承运,天子诏曰”的圣旨,一年发不了几次。那得是大事,比方立皇后、跟本国宣战、选进士这些事,才“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普通就是“奉旨”或者“上谕”如何如何,军机处草拟。
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设立了南书房。南书房本来是康熙帝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处所。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首要伴随天子赋诗撰文,写字作画,偶然还秉承天子的意旨草拟诏令。因为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以是它美满是由天子周到节制的一个核心秘密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使得南书房“权势日崇”。这是康熙帝减弱议政王大臣集会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首要步调。康熙帝亲政今后,慢慢构成以南书房为核心的权力中间。
军机大臣平时早上三点多钟起来,就获得这儿值班。皇上普通七点钟起床,清朝的天子一个个都精力畅旺,像康熙爷、乾隆爷整宿整宿不睡觉,观书达旦,一早晨一早晨看书。并且清朝的天子都勤政,那真是中国汗青上罕见的。放在以往的王朝都是不世出的圣主,随便拿出一个天子来(同治帝差点儿),即便把光绪天子搁到明朝,都是有道明君。可惜他赶上的时候不好,甲午战役。但你要对比着看,如果明朝那些天子赶上鸦片战役,咱就印度了,完整变殖民地了。
南书房里不读书
明清两朝,大臣上朝都得跪着。明天皇上伶仃召见你六个钟头,你就得在地上跪六个钟头。如果是老臣,天子体恤,赐毡垫,你跪垫子上。年青人就得跪地上,那你膝盖得好使。大臣上朝之前,护肘护膝都裹好了,得在家练跪功,你跪一会儿晕了可不成。刘墉他爹刘统勋就是跪死的,也有说是上朝死在路上的。刘墉当教员爱早退、早退,也不当真教书,不修改功课。皇上挺活力的,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让你教皇子,你如何这么不敬业?
军机处有一个规定,不奉圣旨,擅入者斩。即便你是亲王,不奉圣旨擅入,也要斩。
为此,清朝在官制的设置上采纳了更加集权的办法。清初,中心设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集会。
军机处这么首要的一个机构,在清朝,它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记录。这绝对是一个临时机构。清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天子因西北用兵军情告急,设立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多时有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当,称之为“军机大臣”,又称“雄师机”。其僚属称“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管写谕旨、记录档案、考核奏议等事。乾隆时,定军机章京满汉两班各8人,后增至四班32人。军机处职掌每日觐见天子,商承措置军国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