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还只是一个年幼的公主,没甚么权势,但如果我和姑姑们一样,出去开了府,有长史或是家令,以及数百上千的部属,表里交通,却只靠着这群人通报,岂不是任人蒙蔽?
他的话我是一个字也不信的,想要清查,一时不知该从何查起――韦欢买的东西,叫他们带进宫中,前后已是不知过了多少手,在蓬莱殿中,又不知颠末端几人,若真为了如许一碗小小的冷淘发作,牵涉的人未免太多。我想这帮人敢如许明目张胆地瞒我,多数也是笃定了这点。
那寺人的身子极轻微地抖了下,若非我一向盯着他看,必然发觉不了,我越觉此事可疑,便快步向蓬莱殿走,走不几步,心念一动,又站住转头,果见一个年小的寺人一溜烟地沿着别的一条路往外跑。
我心烦意乱地挥了挥手,道:“把他带下去吧,叫人给他点药,今后别让这些小年纪的人在我跟前当差。”
我实在是烦了他们这套说辞,嘲笑道:“别只顾着说好话,你们到底把韦欢给我的冷淘如何了?”
“今后韦欢迎东西,直接递到我跟前。”很久,我才淡淡开口,说完这句,俄然想起其别人来,又补了一句:“朱镜殿诸人进呈的也照此办理。”
王诩一怔,约莫没想到我竟还在究查此事,停了一停,才道:“回娘子,韦四娘子进献了一碗槐叶冷淘,是东市平准局外驰名的一家店做的,韦四娘子是一番美意,可惜东西放不悠长,出去已经坏了,卢为用向小人讨主张,小人想韦四娘子进献的东西,娘子必是要看的,但是这东西现在卖相实在不美,怕娘子看了倒胃口,以是自作主张,命人将这东西先扔了。娘子若必然想尝尝,明日小人再去买一碗,拿冰捂住,加急送来――实在这东西还是宫中做得最好,只是现在入了秋,尚膳那边不做了。”
我想起了我的乳母杨娘子,想起她那分歧平常的养病体例,不知不觉地皱起了眉,对王诩道:“备辇,我要去掖庭。”
王诩几个一齐躬着身子说:“娘子仁善,小人等尽皆感念。”
那小寺人道:“只是在东市买的一碗冷淘,带进宫来,已经不好了,是以不敢进呈娘子。”
何况,倘若真的将事情闹大了,传到母亲耳朵里,只怕我这身边的人又要再换过一遍。
从小就被这些人围着长大,他们早已成了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嘴巴,以及我的手和脚,做甚么事情都要通过他们,也只能通过他们,他们能够奉告我,韦欢迎了我东西,是一碗冷淘,坏掉了,因为担忧我,以是抛弃了,他们也能够奉告我,韦欢没送我东西,反而在家里把我谩骂了一番,说我承诺送她,却又忏悔。我念着韦欢的事,催着、问着,以是他们还不敢过分度,倘如果我想不起来的人呢?如许的人,会被他们如何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