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国公主GL > 第508章 计划

我的书架

这打算自客岁开端,到本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担搁了下来。守礼既未典范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私行做如许的决定――何况都中另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压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调都按下来,先把推行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度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肯意,特地写了一封手札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成果母亲倒是极利落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卖力。

义学与图书馆之事,因在省中已经推过,我倒是有了些经历,此事因有着教养的名分,倒不及承天局和先农局推行起来那么难,却也有两个最大的难点:第一是职员,第二是财用。括户计得天下户、口之数,以及各州县的赋税田亩,是以轻松便可估计此事所需财物――归正毫不是母亲会批给我的数字。而比财物更难之处,则在职员的分拨。时下能读书识字的人,多以功名为务,功名中又觉得朝官、为上州官、为上县官、参军为上,遥远处所,连刺史、县令都没人情愿做,何况是留在乡闾之间,做些抄书、管书的流外吏事?这事议到最后,终是将天下州县分了三批,拟一批一批推行,而正式推第一批之前,又将在益州先行实验,使崔秀之才,必能发明此究竟施中的优与劣,到时在加以改进,当更稳妥。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仲春旬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实施,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急官缺以外,大抵都还算顺利。

自客岁动念括户时起, 我便已有了一全部大打算:第一是推行新制的犁具,促进农耕;第二是在奉天局以外,更设布衣化的企业, 制止把持;第三是在乡里广设义学和图书馆,虽做不到任务教诲,起码要使一乡中多几个能看懂朝廷书记的人, 别的还要在官方推行阿拉伯数字――现在叫做万寿字――和根基的算术技能;第四是推行卫生――记得畴前的某位教员说过, 真正大幅促进人均寿命的并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前提的改良, 那位教员本意是向我们夸大手术环境和卫生护理的首要, 我们记得更多的,倒是她所列举的前人“坐月子”风俗的由来;第五是促进江南的贸易。

这事我却不筹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高低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贯用的也都是好东西,向来都不知节俭本钱为何物,何况另有各种商路渠道、职员等本钱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代价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把持,我不肯它再涉足根基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痴肥,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耕具,恐更要遭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发起,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义,立一先农局,将这出产制作的事交给官方去做,朝廷只卖力质量和店铺专营,不卖力出产,同时因耕具特别,先农局还务必承担调和物价、均衡市场的任务――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如果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布衣百姓供应合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出产”、“受权运营”的主张,首要目标还在降落物价本钱、促进本地纺织贸易,未曾想倒被崔明德鉴戒过来,用在犁具上。

去岁岁中, 自十数年前便开端研制的犁具终究有了停顿, 奉天局将我本身庄园中本来的江东犁更加改进,变成一名丁壮便可拖动的小巧犁具, 同时又更设想出一种双人犁,如果实在连丁壮也没有, 那么两个弱男弱女,也能勉强动得――最好天然还是要有耕牛, 或起码有个驴、骡, 但考虑到这犁具的造价只要本来的一半,那么种田速率慢些,也可接管。我的假想,最好是能将这犁具推行至天下, 并且代价要再更便宜些,务使家家户户都能承担。

推荐阅读: 穿越后,我和崇祯称兄道弟     带着美女去修仙     云仙君     足坛大魔王     最强回收系统     重返19991     她与朗姆酒     皇帝心尖上的白月光     红缎军的征途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水浒里面当衙内     末日之无上王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