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贞此时,介于媳妇和女儿之间。偶然候有些话并不很瞒她。比方这日,旁支来了女眷存候,太太奶奶作陪。一时提及贩子流言,大蜜斯忙带着mm遁藏。林贞倒想跟着,却正被二太太问话,只得留下。待想退时,见世人并不避她,顺势坐好,听听风花雪月以外的东西也好解闷。
“谁能拢的小叔子不结婚呢?”
李翠娘劝道:“万事只看姐夫,年青时受点委曲,只盼姐姐今后繁华繁华、子孙合座吧。有姐夫疼着,比甚都强。”事已至此,玉娘只得认了。心中犹不甘,在院里哭过一回,又抱着林俊的排位哭了一场。林贞在家,多么热烈,她一走,又变成两个老孀妇守着家门,连落叶的声儿都能听的清楚。李翠娘也哭,如果寿哥儿还在,都上学了!也不至于如此没个希冀!悲伤之时,顾不上再劝玉娘,妻妾两个想起昔日繁华,只好捧首痛哭。
“谁晓得呢!传闻是长的像小叔子多些。可他们本就是哥俩,像叔叔也是有的。”
四喜道:“这不算甚,你道那位太太如何说来?她说:‘有本领的男人三妻四妾,我养家糊口,怎就不能一女二夫了?’”
作者有话要说:实在宅斗没甚么可骇的,以是我很少写,因为我感觉没啥可写啊
杨妈妈道:“这就对了。女人家能行正道便休走傍门。你们命好,生在大户人家,就更要好好的,今后才好伉俪偕老子孙合座。走歪道儿的,年青时风景无穷,老了几个善终的?人啊,总要一辈子别扭,才是真别扭。便是有打趣话儿,也休在大庭广众下说,只伉俪两个无妨。”
二太太见林贞对她尊敬,内心欢畅。她嫁过来时,继子倒不大,却被太夫人养着,不得拢边。当时内心也想着自野生一个,比在别人儿子上操心强。谁知结婚数载,连个女儿都生不出来。再看满院姬妾皆无所出,不由悲观。继子早跟她有隔阂,更无来由从婆婆手里抢人,只好混着。现在儿媳敬她,比继子敬她还要好,后院,是女人的天下不是?今后再抱个孙子养,就算盘活了。是以虽提了通房之事,别处却不与林贞难堪。便是通房,那也是公侯家的端方,她不过尽母亲的任务罢了,想来林贞不会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