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作者,该算谁的?
杜预含笑道:“恭喜纳兰半圣。”
冰冷的江水狂涌,已然淹没了杜预的腰。
这不是杀鸡用牛刀,而是杀鸡用万钧神弩!
“一言不发,一句都对不上!”
纳兰珠心中狂喜。
但不管纳兰珠如何搜肠刮肚,杜预的文思壮飞,都达到了无可抉剔的完美境地,浑然天成,浑如一体,仿佛这首【春江花月夜】,本来就该如此。
他这题目,是一个无解的题目:江边上是甚么人最后瞥见了玉轮,江上的玉轮又是哪一年最后晖映着人们?
只要再答复不出,杜预将遭受溺毙之灾。
他又惊,又怒,又羞,又气,另有些老羞成怒——本身写的诗,竟然被杜预联诗给夺走了?
他一指在高低求索,苦苦追随,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他文思泉涌,又想到更佳下联,一鼓作气给杜预策动三连击。
谁知,杜预一脱手,就让他愣住了。
他却心中偷笑。
“甚么镇国秀才,甚么后起之秀?盛名之下实在难副。”
纳兰珠满腔狂怒:“联诗?你倒是联?若联不上,热诚半圣,我必取尔性命!”
这是半圣即将冲破、进入封亚圣瓶颈的关头。
杜预吟诵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堪愁。”
“呵呵,无知小儿,妄言大言。”
“能有如此千古机遇,还要感激这小子啊。”
杜预都听得入迷,不由长身而立,举杯邀月:“好一首春江花月夜,中间可谓丹青妙手,悄悄挥洒一笔,便点染“春江花月夜”。只此一篇,便冠绝十国、力压全唐。”
碧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大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气象壮观!
忍不住要拍案叫绝如何办?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的春之田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洗濯着人间万物五光十色,将大千天下感化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此“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要洁白敞亮的月光存在。
可惜,杜预并不筹算让纳兰珠胜利封圣。
杜预微微一笑,要的就是打断你的思路。
翰林是万里挑一,大学士十万无一,半圣已百万无一,何况亚圣?
他咄咄逼人,圣环高文,才华冲天,神明临世,沉声诘问道:“江干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纳兰珠不愧是千古奇才,传奇半圣,光是这四句话,便阐幽发微、近乎道矣!
纳兰珠气得浑身颤栗:“老夫如此神来之笔,顶峰之作,可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师,孤篇压全唐,谁知却被杜预批评为“不过尔尔”?
前面纳兰珠的“春江花月夜”壮阔月色,与下联杜预的“隐情入景”,浑如一体,仿佛本就该如此。
“这首孤篇压全唐,一旦横空出世,传天下都压不住,必能留青史!”
此情此景、此江此月、此花此春、此夜此人,这天下仿佛神话,格外优美温馨。
再有半晌,杜预这一侧的船,就要淹没了。
纳兰珠只凭戋戋几句诗,以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示了一种迥绝的宇宙认识,缔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安好的境地。
纳兰珠强忍狂喜,仰天长啸。
贤人的诗歌,要会商的内容,已经不是后代情长,不是春闺秋怨,乃至不再是国仇家恨,而是延长向无边无边的宇宙、神明、时候和生命,切磋诸多触及六合天下本源、通俗晦涩的哲学意义。
异象,不竭闪现。
“而我,只要吟诵完这首诗,必封亚圣!”
诗成芳万古,唯有贤人。
他晓得,若没本身,今晚这纳兰珠必能晋升亚圣。
乃至有烂尾之伤害。
这动静光是传出去,就充足让杜预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