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95章 美人书(2)
于时适值仲素之弟季宣五旬初度,沈氏亲临笔墨,画下四景寿图,乃令碧秋题诗帧首。
“予山阴女也,吴将军予父也。予鲜兄弟,父多蓄侍妾,整天嬉游,未有悲而怨者。题壁女子何寄怨之深乎!”因用韵各赋一绝。其一云:
明月向来邀独梦,菱花久已别双眉。
岂期数日以后,复为邀去。初时亦颇坚辞,及罗裾飘曳,进酒于前;象板轻摇,娇音绕屋,则又心惑意迷,而流连莫返矣。
罗敷有配调如瑟,怎肯临歧怨艳春。
妾妇不知顺夫子,喃喃何事寄墙头。
碧秋既抱丧父之痛,血泪几枯;更值母氏多病,常常倩人典卖簪钗,以供药饵。虽则性秉幽贞,志甘淡泊。然东风杨柳,秋月芙蓉,盼佳信之无传,伤良时之易迈。而玉箫声冷,彩笔兴疏,绿惨红愁,眉妩间常有暗淡色。又恐侍婢窃见,不时偷向花边拭泪。
碧秋疾忙步出,又问曰:“汝父何名?今可在否?”少年曰:“亡父茂才,归天已久,我乃遗腹子也。”
二玄星夜趋回,觅见茂才,以檀木棍乱击数十下,碧秋为之哀泣,跪恳得免。然已遍体重伤,血溅满地。
鱼水千年几共游,忠臣板荡肯悠悠。
泣残杜宇休题怨,落尽烟花岂惜春。
沈氏看了四诗,欣然笑曰:“不唯敏捷,更能洗脱时俗祝庆套语,据尔这般才情,在今闺阃中,洵可独步一时也。”
康县丞急得汗流浃背,疾呼救起,扶进后舱。其母王氏,亲为解换湿衣。岂知衣带自里自外,累累盘结。碧秋双手推住,泫然泣下曰:“慎毋解我衣,我头可断,我身难辱,决无再生之理。”
云掩松扉花气清,六时功课一函经。
须天生我非偶然,留与风骚作话头。
山色钟声共悄悄,向来不为俗情牵。
其三
岂料二玄一去,迟留六年不返。仲素、季宣接踵物故,而碧秋已年二十三矣。沈氏哀怆过情,不时卧榻不起。且家事向系清寒,自经殡厝以后,愈觉消乏。
云甫向前揖毕,方欲启问,而碧秋已回身进内矣。便将银托付,茂才亦于几上取过借契,云甫冒充推却,即袖券而去。
其二
碧秋遂之前事略抒颠末。王氏赞叹曰:“本来倒是一名贞烈娘子,可敬可羡。何物蒋生,毒心短行,一至于此。但欲将子送归,则既出谢门,儿已他继,断无复归之礼。即欲归傍尊堂,以子艳色,恐仍不免多露之染。据我倒有一条妙策,子肯听否?”
诗中尽是嫌夫句,遄死他乡空泪垂。
整天如同豺狼游,含情静坐思悠悠。
将及旬余,稍有转机。蒋云甫虽不敢再犯,而切齿挟恨。
“会稽女,题怨也。山阴女,嘲正也。余淮女也,过而读之,有感另书已意。”
银红衫子半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
至次日,复嘱四姬勉强安慰,碧秋垂首长叹,寂无一言。至第三日,蒋生乃大设供具,珍庞杂陈,器皿精异,列四姬于两侧,置二席于正南。自坐于左,而虚其右位。乃着群婢扶拥碧秋至前,笑而谓之曰:“卿以绝世之容,误为谢家儿所苦。我今以百金为聘,家颇小康,亦何辱于卿,而卿乃执迷如是乎?今特虚其右席以候。卿若肯允就,宠必专房。设或拗执,可为我站于阶下。”
其三
碧秋即至前庑,盘膝而坐。蒋生微微嘲笑曰:“薄命妮子,不敷汲引!”遂与四姬嬉笑调笑。或吹玉箫,或歌雅曲,遍唤诸婢轮次递酒。
碧秋不待话毕,即抱住大哭曰:“我儿不消远访,我即尔母杨碧秋也。抚汝半岁,逼迫分离。今以何人指导,特来寻觅?”